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研究

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研究

ID:15661070

大小:1.64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4

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研究_第1页
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研究_第2页
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研究_第3页
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研究_第4页
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研究袁兆亿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体制背景相关的,通过系统研究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效能,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以及更好地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广东以及部分省市和部分国家的资料比较分析,得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和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广东省科技人才支撑效能评估为了定量给出广东经济发展中的科技人才支撑效能,本文从量值上对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尽管影响科技人才支撑效能的评价指标较多,

2、但其中有些指标的影响是主要的,而有些是次要的,这里将重点考虑那些具有可获得性的主要指标。指标项目指标数据(绝对值)单位指标比值(相对值)(绝对值/科技人员数,万人)项目权重指标评价值科技人员总量102.71万人1101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27.32亿元20.71241.42授权发明专利数量1127件10.971.516.46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量20项0.191.50.29SCI、EI、ISTP、ISR收录的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数量230篇2.241.53.36重大科技成果登记数量554项5.3915.39科技课题数量21201项206.420

3、.120.64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61.37亿元0.610.6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34.45亿元0.3410.34综合评价值98.5表1、广东省科技人才支撑效能指标体系及评价(相对效能,1999年)本文在综合考虑各项评价指标与科技人才支撑效能的关联紧密度之基础上,重点筛选出9项评价指标(表1)。这些指标分别是:科技人员总量;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量;国际四大文献索引SCI、EI、ISTP、ISR收录的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数量;重大科技成果登记数量;科技课题数量;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表1反映了1

4、999年广东省科技人才支撑效能指标体系(相对效能)构成所选用的评价指标及其对应的有关数值,以及将各指标数据计算并加权平均后统计出来的综合评价结果。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是依据经验法择定的。根据表117的统计结果,1999年广东省科技人才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相对效能)之综合评价值是98.5。为了进行不同年份的纵向比较,以显示评价结果的动态性,依照表1模式,对2000年的指标体系和数据量值进行了构建(表2)。指标项目指标数据(绝对值)单位指标比值(相对值)(绝对值/科技人员数,万人)项目权重指标评价值科技人员总量107.15万人11010高新技术

5、产品产值2846.81亿元26.57253.14授权发明专利数量1760件16.431.524.65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量24项0.221.50.33SCI、EI、ISTP、ISR收录的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数量452篇4.221.56.33重大科技成果登记数量746项6.9616.96科技课题数量21355项199.30.119.93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07.1亿元1.011.0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48.21亿元0.4510.45综合评价值122.79表2、广东省科技人才支撑效能指标体系及评价(相对效能,2000年)表2反映了2000年广东省科技

6、人才支撑效能指标体系(相对效能)构成,以及所选用的评价指标和对应的数据量值,表中是各指标数据计算并加权平均后统计出来的综合结果。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2000年广东省科技人才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相对效能)之综合评价值是122.79。由表1和表2可知,2000年广东省科技人才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相对效能)明显大于1999年,即122.79>98.5。此结果表明,随着广东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技人才队伍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也表现得愈来愈强劲。二、广东各市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支撑效能比较分析(一)广东各市科技人才对GDP增

7、长支撑效能比较由于广东各市的科技人才队伍状况不尽相同,人才机制和发展环境也存在一定差别,因此各市科技人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效能也存在某些差异。1、科技人才对GDP的支撑关系比较现代社会,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它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途径对GDP的增长形成显性和隐性的支撑作用。图1是广东各市科技人才对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支撑关系比较。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KB代表科技人才总量。17图1、广东各市科技人才对GDP的支撑关系比较由图1可见,广东各市国内生产总值形成的GDP曲线在KB曲线的上方或下方不规则地起伏波动,显示广东各市科技人才

8、对当地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支撑效能之不均衡。如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中山、江门、佛山、茂名、揭阳等市的GDP曲线值明显高于KB曲线值,在这些地区,KB曲线相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