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生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生版)

ID:15671649

大小:10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4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1页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2页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3页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4页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赵强【资料链接】一.知人论世,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生平以靖康之变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父亲李格非,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进士出身,才学之士。做过太学录、太学士、太学博士(相当于京师大学堂里担任教授),得到苏轼赏识,成为“苏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其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时的科举状元,先后担任过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国家人事部部长)、三司使(财务部部长),王氏从小在诗书世家里长大。李清照家学渊源,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比当时的女孩子有着更为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她18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

2、美满。赵明诚为人品行端正,情趣高雅,从小喜欢收集金石字画文物,为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感受李清照少年时代的词:《如梦令》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摊鸥鹭。《如梦令》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后期:1127年靖康之变,金兵入据中原,北宋灭亡。北方大乱,赵家大多书册文物被焚,李清照被迫逃难到南方。1129年,丈夫病逝。李清照曾经改嫁,一个叫张汝舟的人为骗文物而与她结婚,结果

3、李清照很快识穿了张的本来面目,知道这次婚姻完全是个骗局,于是告他虚报举数,借此离婚,她也因此坐了两年牢,但获得众人帮助,九天后出来。孤身流离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1155年,李清照一个人在孤独中去世。二.创作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词风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李清照词的主要特点:①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②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

4、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三.写作背景《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漫长的白日里,诗人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孤独寂寞心情。《声声慢》写于北宋灭亡、词人南渡后。1129年,丈夫赵明诚在赴官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10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词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四.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

5、感情的客观物象。请阅读以下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并划出这些意象的丰富的意蕴。①菊花——坚贞高洁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为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②梧桐——凄凉悲伤  梧桐是凄

6、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③鸿雁——思乡怀亲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

7、,含蓄而又婉转。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④酒——离别愁绪酒在古典诗词中表现出两种感情,一是欢庆,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一是离别,古诗大多是这一种,表现离别的愁绪。如: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