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ID:15674142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4

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研究_第1页
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研究_第2页
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研究_第3页
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研究_第4页
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学校管理的视角,来研究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管理内涵与特征,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和空间等各种因素及相互联系的过程。并且针对学校教育实践中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教学质量  

2、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15-01  一、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的内涵  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和空间等各种因素及相互联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包括许多因素,但是整个过程的主线是围绕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主要因素进行的,在整个管理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承担着教学的任务,还要承担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的任务。有效性就是达到预期结果。石军伟博士指出,管理的有效性应该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把事情做的正

3、确的能力。(2)做正确的事情的能力。(3)最大程度的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能力。因此,对于有效性就必须促使管理在效果,效率以及效益相统一的过程。  二、中学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不佳的原因分析  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这几年教学工作人员也在不断的改进教学思路,但是过多的停留在形式上,而缺乏理性的深化思考。  现阶段,我国中学课程设置非常不合理,在课程安排上,语文、数学、外语等直接与中考挂钩的重点学科,无论在可是安排还是在教师配置上都是占有很多资源,而在活动课程等可以激发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兴趣激发的课

4、程往往是一种形式的存在。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目前我国中学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制这一单一的模式存在,这种单一的授课形式有利教学目标的完成以及减轻教学管理的负担,但是这种模式不适合当今教学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发展。  三、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管理策略  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力图从新课程的角度出发,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以下教学管理策略。  1、加强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为课堂教学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制度平台  对于教学管理体制,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对起进行,一个是学校外部与学校内部两

5、个面进行界定,外部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外围的管理体系的存在,内部是围绕教师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而实施的管理机制的设置。  (1)明确管理权限由于我国育体系的复杂性,教育作为公共事业,是事业编制单位,在行政上隶属于教学行政部门,因此对于学校教学的管理是一种从上到下的一种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而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对于自由学术氛围的追求,对于这种行政管理模式有一种天然的抵制,而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的自主性与创新性。  (2)完善学校领导体制,提高学校办学效率

6、  现在我国中学学校领导体制是以校长为中心的校长负责制,因此校长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其管理水平决定一个学校发展好坏,因此,必须提高校长选拔的标准以及完善对校长监督管理制度,并且建立相应的校长进修制度,提升校长专业水平的发展。  (3)完善学校教职工编制制度建设,增强学校管理科学化  通过对教师编制制度的建设可以对于教师队伍更好的统一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率,通过对教师岗位责任制的合理安排,明确教职工的权限与职责,使教职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明确的目标。大大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效率,推动学校内部的人力以及物力得

7、到合理的管理。  2、推动学生自我教育机制的建设  由于中学生处于一个由不定型向成熟的一个动态的期间,自我教育理念的植入变的可行性,因此,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求根据具体的学生,环境以及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对学生施加影响。由于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的存在,意味着学生对于学校这个大环境的认同与依赖,教师要巧妙的利用学生的这种归属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3、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教学过程管理就是对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各种要素及活动的管理。通过对

8、教学活动的动态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强化课堂教学与课后铺导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陪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后加强学生的教学铺导工作,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强化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更好的了解教学质量,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更好的设定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强化课堂教学秩序管理课堂教学秩序关系到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