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更精彩》教学设计

《图文并茂更精彩》教学设计

ID:15676138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图文并茂更精彩》教学设计_第1页
《图文并茂更精彩》教学设计_第2页
《图文并茂更精彩》教学设计_第3页
《图文并茂更精彩》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图文并茂更精彩》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图文并茂更精彩《给文章插入图片》教学设计昌邑市仓街小学姚素娥教材分析:本课是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九课《图文并茂更精彩》。是在前一节课设置艺术字标题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美化,也是对上一节课知识的深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在文章中插入图片;掌握图片格式和水印效果的设置。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实例的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感,从而受到美的教育。重、难点:掌握图片的插入方法和图片格式、效果的设置教学设想:本课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操作

2、课,是对前一节知识的深化,是着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智力调高速发展的时期,已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为本课确定的教学方法如下:1、教法:遵循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用任务去驱动学生们主动地探索、发现、学习新知;用任务帮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任务来体现学生们的创意,展示他们的个性,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1、学法:⑴自读自悟法。让学生自读教材和

3、资料,了解如何在文章中插入图片以及对图片格式的设置。⑵小组讨论法。采用分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并将水平好的和差的组在一起,可以相互讨论、探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并培养合作精神。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新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学准备:1、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机、学生机20台、分为五个组。2、WORD文章多个、友情小提示30份。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⑴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在文章中设置艺术字标题,

4、想一想,插入美观、漂亮的艺术字标题你是怎样来完成的?(找几个同学回答:首先选择插入――图片――艺术字命令;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字样式;然后设置相应的字体、字号;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插入艺术字)很好!看来同学们掌握得还不错。接下来,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老师设置的两篇文章有什么区别?如果你是报社的主编,你会选择哪一篇?为什么?(利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说出两篇文章的不同:左边的文章没有图片,而右边的文章插入了图片)你喜欢哪篇文章?(生:插入图片的文章)为什么?(生:因为插入图片以后文章变得更漂亮了)

5、同学们观察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文章中插入图片。⑵小组开始讨论,可以打开WORD文档动手操作,研究、探索如何在文章中插入图片(讨论不出的同学,可以查一查课本和老师给你的友情小提示资料)。1、讲授新课:(针对提出的任务,找出解决的方法和步骤)⑴让学生回答在文章中插入图片的步骤,并启发他们说出图片格式的设置方法)。◆插入前贴画:单击“插入-图片-剪贴画”命令;再选择“剪贴画”的类别;然后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插入剪贴画。如果你不想使用剪贴画,还有别的方法吗?◆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单击“插入-

6、图片-来自文件”命令;选择要插入的图片文件;再单击“插入”按钮即可。⑵实践操作,个性创造:同学们都表达的很好!接一来,我们要进行一个有趣的设置比赛!上课前,老师收到昌邑的一个叫王晓乾的同学发来的电子邮件,他是这样说的:“潍坊友好小学的同学们,听说你们班文章设置水平特别高,请你们帮我设置一篇文章:《祝贺中国世乒赛取得佳绩》不好意思,我有三个要求:⑴在文章中插入图片,但图片必须与文章内容相融合;⑵设置图片的任意一种环绕方式;⑶将图片设置为水印效果。谢谢大家!”既然这个同学这么信任我们,那就赶快动手操作

7、吧!看谁的文章设置的既漂亮又美观,更具有艺术魅力!老师已将这篇文章通过网络发送到你的桌面上,请打开桌面上的“资料”文件。(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小组自评:各小组进行自评,并选出最好的作品准备参评。(激烈竞争)2、班内互评:利用多媒体网络软件功能,有目的的展示各组选出的作品,进一步评价,共同说出它的优点,找出不足。但要把握住评价标准:插入的图片要与文章内容相融合,漂亮、大方、美观。3、教师点评:这节课你们设置的很好,也很漂亮,王晓乾同学一定非常高兴。6、布置作业:因为时间的关系,修改作品的

8、任务就留在下课以后完成,别忘了修改以后通过电子邮箱给王晓乾同学发过去!好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