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资料

中考古诗词赏析资料

ID:15691149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4

中考古诗词赏析资料_第1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资料_第2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资料_第3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资料_第4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赏析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泸州七中2011级中考古诗词赏析知识与训练中国是诗的国度,素来有诗国之称。古诗文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文可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时,还有有助于提高语文整体水平,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今年两考分离后,古诗词赏析一题的分值增加,往年是6分,今年约为9分,全部都是主观性文字叙述题。近几年,泸州市的中考诗词赏析题所考查的主要有:思想感情,关键字词,描绘内容,还有表达技巧四个方面。怎样进行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呢?我们着重从分析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思想感情、描绘内容)和艺术特色(关键字词,表达技巧)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一个分析讲解。一、怎样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呢?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法进行

2、理解。第一.审标题,搜取信息。绝大部分诗歌都有一个比较恰当的标题(有少部分诗歌是用无题作题,许多词往往只有词牌名)。有些诗歌的题目就交待许多的信息。例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标题中就提示了描写的季节是早春,是送给水部官员的一首诗。再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点出了事件:送别,时间:早上,地点:净慈寺;举例……第二.看作者,知人论事。“知其人,论其事”。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比如:苏轼的诗词多旷达豪放、豁达乐观;李清照早期词多与少女时期的天真快乐,晚期词全为家破国亡的凄惨悲凉;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第三.抓意象,理解含义。如:月、柳的象征意义。第四.观

3、全局,整体把握。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最后一联,明显地透露出了作者对贾生的同情和对孝文帝的讽刺。三抓诗后及题干中的补注和交代,往往可以了解其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某些词语的含义。我们还可以把诗歌的主要主题归类为以下几种:1.反抗异族入侵、报效国家。如杜甫的《春望》、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苏轼《密州出猎》等;2.谴责统治者昏庸。如杜牧的《泊秦淮》;3.同情老百姓疾苦。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白居易的《观刈麦》;4.表现亲情、友情、爱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商隐《无题》、马致远

4、的《天净沙•秋思》;5.表达作者高尚情操或蕴含的道理(哲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陶渊明的《饮酒》、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的《水调歌头》;6.热爱大自然,赞美河山美丽,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7.表达爱国思乡之情的。答题基本原则:在“读懂“的基础上明确题干要求,答准、答顺、答美。二、怎样对诗歌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赏析一首古诗词的艺术手法,常见的考法是分析某个字(词)、或者某句话的妙处(一)、掌握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如果诗词中用了修辞手法的,我们可以这样来作答(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比喻: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

5、,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为什么说它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我们就可以这样来作答: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2.拟人: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极富有情趣。如:赏析“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请你简要的进行赏析。我们可以这样作答:这二句诗用拟人手法写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把白雪到来之时描写的生动形象而极具情趣。3.对偶:对仗工整,音律和谐。

6、4.典故的使用。用典既使诗歌典雅工整,也使诗意含混晦涩。于是,诗歌鉴赏有责任分析典故的出处和意义,使诗意明确。刘禹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便运用了《晋书向秀传》中向秀作《思旧赋》、《述异志》中王质入山两个典故。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运用了《玉树后庭花》这一典故指亡国之音,靡靡之音。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也用了庄周梦化蝴蝶和杜宇化鹃啼血两个典故。(二)、从常见的表达技巧上进行分析:1.虚实的结合。虚即是抒情言志,实就是写景叙事。鉴赏时,要分清哪是虚,哪是实,是情由景生,还是借景抒情,是触景生情,还是情景交融。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杨花落

7、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就在写景叙事,实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直抒胸臆,虚写,形成由实及虚的格局。高适《别董大》同样由写景到抒情,格局分明。王维《渭城曲》“渭城朝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虽也属于写景,但其中已用“渭城”“客舍”“柳色”等来表达离别情怀了,因而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格局。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人将“虚”——轻快喜悦之情,寄寓在了“彩云间”“一日还”“轻舟”等“实”中,也形成寓情于景的格局。2.映衬和烘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