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试卷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试卷

ID:15699250

大小:40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4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试卷_第1页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试卷_第2页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试卷_第3页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估测合理的是:()A、一个咸鸭蛋的质量约为60gB、一张报纸的厚度约为75nm。C、一名中学生1s心跳约为70次。D、托起一袋统一方便面的力大约是5N。2、19世纪末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原子的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的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3、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事件中属于防止惯性带

2、来危害的是:()A、为了节能,公交车进站时提前关闭发动机,让车缓缓进站。B、坐在出租车前排的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C、锤头松了,敲击一下尾部,使锤头套紧。D、跳远时快速助跑。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02468vm642甲乙A、B、C、若,则D、若,则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B、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6、医护

3、人员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A、密度B、体积C、质量D、温度7、汉川是“鱼米之乡”,主要生产稻谷。现有几堆稻谷,要比较它们的质量好坏(这里所谓“质量好”是指稻谷中空瘪的子粒较少,饱满的子粒较多),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体积相同,比较质量。B、质量相同,比较体积。C、比较一定颗粒数的质量。D、比较颗粒的大小。8、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4、:BCDA4二、实验探究题(10分+4分+4分+8分+6分+6分+8分=46分)9、(1)图(1)中小东手指某处宽度的测量值是cm。(2)图(2)中小东测得一石块的质量是kg。(3)图(3)是小东称一条鱼,请画出鱼所受力的示意图。(4)图(4)是小东乘的士去中百仓储,路过实验小学,他们有一段对话如图所示,司机回答小东的话是以为参照物,路旁小朋友的赞叹又是以为参照物。图(2)图(4)图(1)图(3)10、为了在学校实验室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东同学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案:A、直接测出这枚大头针的质量B、先测出

5、100枚相同大头针的总质量,再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C、多次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D、测出大头针和铁块的总质量,再测出铁块的质量,然后相减即可得出大头针的质量。(1)你认为最好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2)简要说出你的理由:。11、小东使一小球以相同速度先后沿不同的水平面开始滚动:(1)在泥土路面上,小球滚动一段距离;(2)在水泥路面上,小球滚动较长的距离;(3)在冰面上,小球滚动更长的距离。根据以上小东的实验,你将得出什么样的推论?(写两条即可)①;②。12、小东通过实验测

6、量牛奶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就向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2)他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13、小明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4这一课题,提出了如下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第13题①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②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③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长度有关;④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给你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选择上述猜想中的一项,并解答下列问题:(1)你选择的猜想是   (填写序号)(2)用图中的器材完成你选择的探究,要补充的器材是:(至少写出两种)  。(3)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①    ;②    ;③    。14、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第14题甲乙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8、1632.592652.5173682.524(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