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材料(第六单元语文版)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材料(第六单元语文版)

ID:1570504

大小:38.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12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材料(第六单元语文版)_第1页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材料(第六单元语文版)_第2页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材料(第六单元语文版)_第3页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材料(第六单元语文版)_第4页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材料(第六单元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材料(第六单元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材料(第六单元语文版)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材料(第六单元语文版)2017七年级语上册总复习材料(第六单元语版)第六单元(言)21《论语》六则一、学常识1《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论语》是语录体散集,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2孔子(前1-前479),鲁国陬邑(今东曲阜东南)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主张“仁”、“礼”。二、理解默写1.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自台湾

2、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了《<</SPAN>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的朋友的喜悦心情。2.当另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SPAN>论语>六则》中,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SPAN>论语>六则》中论述终身学习的效果的句子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3、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SPAN>论语>六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示。6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而借鉴的意思(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我们常引用《<</SPAN>论语>六则》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成语1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2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3不亦乐乎:原意为“不也是很快乐吗?”,现常用

4、表示达到过甚的程度4择善而从:挑选好的,并加依从。指挑好的学,按好的做。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同行,应该不耻下问,其肯定有作我老师的。指要虚心向别人学习。6、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7、四十不惑: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四、字形字音人不知而不愠(ùn)学而不思则罔(ǎnɡ)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uè)乎知之者不如好(hà)之者不逾矩(ǔ)五、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2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惑不解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

5、数与零数之间。六、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古:可以凭借(这一点)今:能够七、一词多义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理解)而:学而不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顺承)八、词性活用1.温故而知新(新:新知识,新领悟,形容词作名词)2学而时习之(时:按时,名词作状语)九、句式归纳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省略句,省略宾语,可以(之)为师矣。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2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固定句式,不亦……乎?古代

6、委婉反问的句式。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十、重点问题1归纳中有关谈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谈思想修养的例句?关三则主要涉及学习方法,后三则主要涉及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各从不同的侧面表明学习的正确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心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各从不同的侧面表明学习的正确态度。有朋自远方,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可用于思想修养。2下面这句话与中哪句话意思接近?请写出,并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不患不之不已知,患

7、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人不知而不愠。启示做人应该宽容。22《世说新语》二则一、《世说新语》与刘义庆1《世说新语》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本书故事以短小精悍为主。写法上直叙其事,是六朝志人小说代表作。2刘义庆南朝宋学家,彭城人。二、字形字音歆(xīn)辄(zhé)尊君在不(fǒu)三、重点实词日中(正午)下车引之(牵

8、引,拉)相委而去(相,偏指友人)四、通假字1.尊君在不?“不”通“否”2.宁可以急相弃邪?“邪”通“耶”,相当于“吗”,表示疑问五、古今异义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古:……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2与人期行。(期古:约定今:日期)3相委而去。(委古:丢下,抛弃今:委托)4元方入门不顾。(顾古:回头看今:照顾)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古:离开今:到)六、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