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实 例

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实 例

ID:1570762

大小:19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2

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实 例_第1页
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实 例_第2页
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实 例_第3页
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实 例_第4页
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实 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实 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岸溢洪道水力计算实例一﹑资料及任务某水库的带胸墙的宽顶堰式河岸溢洪道,用弧形闸门控制泄流量,如图15.7所示。溢洪道共三孔,每孔净宽10米。闸墩墩头为尖圆形(半圆形),墩厚2米。翼墙为八字形(折线形),闸底板高程为33.00米。胸墙底部为圆弧形,圆弧半径为0.53米,墙底高程为38.00米。闸门圆弧半径为7.5米,门轴高程为38.00米。闸后接第一斜坡段,底坡=0.01,长度为100米。第一斜坡段后接第二斜坡段,底坡i=1:6,水平长度为60米。第二斜坡段末端设连续式挑流坎,挑射角25°(30)。上述两斜坡段的断面均为具有铅直边墙(矩形断面),

2、底宽B=34米的矩形断面,其余尺寸见图15.7。溢洪道用混凝土浇筑,糙率n=0.014。溢洪道地基为岩石,在闸底板前端设帷幕灌浆以防渗。水库设计洪水位42.07米,校核洪水位为42.40米,溢洪道下游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见图15.8。当溢洪道闸门全开,要求:1.1.绘制库水位与溢洪道流量关系曲线;2.2.绘制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的溢洪道水面曲线;3.3.计算溢洪道下游最大冲刷坑深度及相应的挑距。图7图8二﹑绘制库水位与溢洪道流量关系曲线(一)确定堰流和孔流的分界水位宽顶堰上堰流和孔流的界限为0.65。闸门全开时,闸孔高度=38.0-33.0=5.0

3、米,则堰流和孔流分界时的相应水头为=米 堰流和孔流的分界水位=33.0+7.7=40.7米。库水位在40.7米以下按堰流计算;库水位在40.7米以上按孔流计算。(二)堰流流量计算堰流流量按下式计算:式中溢流宽度B=nb=3×10=30米。因溢洪道上游为水库,≈0则≈。溢洪道进口上游面倾斜的宽顶堰,上游堰高a=33.0-32.5=0.5米,斜面坡度为1:5,则=5(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宽顶堰流量系数m可按及ctg由表11.7查得;侧收缩系数按下式计算:1-0.2[(n-1)]其中孔数n=3;对尖圆形闸墩墩头,0.25;对八字形翼墙,0.7。因闸

4、后为陡坡段,下游水位较低,不致影响堰的过水能力,为宽顶堰自由出入流,取1。设一系列库水位,计算相应的H,m,和,计算成果列于表1表1库水位(米)(米) m (米/秒)35.037.039.040.72.04.06.07.72.838.0014.7021.360.250.1250.0830.0650.3820.3830.3830.3840.9840.9650.9520.9381423947131024(三)孔流流量计算因胸墙底缘为圆弧形,闸孔流量可按具有圆弧底缘的平面闸门下自由孔流流量公式计算Q=eB已知=5.0米,B=30米,H≈H自由孔流流量系

5、数,由表11.12取闸孔流速系数0.95,垂向收缩系数按式计算: 其中系数k=,而门底(即胸墙底)圆弧半径r=0.53米,,则==0.073 设一系列库水位,计算一系列相应的H,,及Q,计算成果列于表2库水位(米)H(米)(米/秒)备注40.7041.5042.0742.407.70.8.509.079.400.6500.588.0.5510.5320.8300.8210.8150.8130.7880.7800.7740.772988108611501186  为设计洪水位为校核洪水位图9按表1及表2的数据绘制库水位与溢洪道流量曲线于图三﹑绘制库

6、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的溢洪道水面曲线水库设计洪水位为42.07米,由表2知相应闸上水头为9.07米及相应设计流量为1150米秒。溢洪道水面曲线由闸门后水平段、第一斜坡段及第二斜坡段上的水面曲线所组成。现分别计算各段的水面曲线。(一)  (一)  门后水平段由图15.7闸门后水平段长度为14.1米。当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由表2知垂向收缩系数=0.815,故闸门后收缩断面水深=e=0.815×5.0=4.08米闸孔单宽流量米3/秒/米临界水深==5.31米因,闸后水平段水面曲线为型壅水曲线。收缩断面至闸门的水平距离为2.5e=2.5×5.0=12.5

7、米,已接近水平段末端,曲线长仅1.6米,不必计算。参照值,取水平段末端水深为4.1米。(二)  (二)  第一斜坡段1、判别底坡类型。先求正常水深:底坡0.01,底宽34米,矩形断面边坡系数0,糙率n=0.014,均匀流流量模数K11500米/秒 =76.7由附录图解Ⅱ查得0.0785,则0.0785B=0.0785×34=2.67米再求临界水深:    表15.10h(米)A(米)(米)R(米)R(米)C(米秒)v(米/秒)(米)E(米)4.104.003.903.803.703.603.50139.4136.0132.6129.2125.81

8、22.4119.042.242.041.841.641.441.241.03.3033.2383.1723.1063.0392.97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