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不等式的性质(1)

9.1.2 不等式的性质(1)

ID:157352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2

9.1.2 不等式的性质(1)_第1页
9.1.2 不等式的性质(1)_第2页
9.1.2 不等式的性质(1)_第3页
9.1.2 不等式的性质(1)_第4页
9.1.2 不等式的性质(1)_第5页
资源描述:

《9.1.2 不等式的性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1.2不等式的性质(1)912不等式的性质(1)教学目标1、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掌握不等式的性质;2、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实验探究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进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不等式的性质。知识重点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提出问题教师出示天平,并请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天平被调整到什么状态?2、给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

2、加人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3、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拿掉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会有什么变化?4、如果对不平衡的天平两边砝码的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天平会平衡吗?缩小相同的倍数呢?通过天平演示,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探究新知1、用“>”或“<”填空.(1)-1<3-1+23+2-1-33-3(2)>3+a3+a-a3-a(3)6>26×2×6×(-)2×(-)(4)-2<3(-2)×63×6(-2)×(-6)3×(一6)()-4>-6(-4)÷2(-6)÷2

3、(-4)十(-2)(-6)十(-2)2、从以上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请你再用几个例子试一试,还有类似的结论吗?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并与他们交流.3、让学生充分发表“发现”,师生共同归纳得出: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4、你能说出不等式性质与等式性质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吗?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去探究

4、问题,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出学数学的兴趣。渗透类比思想。探究新知4、下列哪些是不、等式x+3>6的解?哪些不6、是?-4,-2,0,1,2,3,32,48,8,122、直接想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1)x+3>6(2)2x<8(3)x-2>0巩固新知1、判断(1)∵a<b∴a-b<b-b(2)∵a<b∴(3)∵a<b∴-2a<-2b(4)∵-2a>0∴a>0()∵-a<0∴a<32、填空(1)∵2a>3a∴a是数(2)∵

5、∴a是数(3)∵ax<a且x>1∴a是数3、根据下列已知条,4、说出a与b的不、等关系,6、并说明是根据不7、等式哪一条性质。(1)a-3>b-3(2)(3)-4a>-4b设置这几个练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可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真正认识不等式的性质。总结归纳在学生自己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应强调两点: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不同之处;2、在运用“不等式性质3”时应注意的问题.学生通过总结,可以帮助自己从整体上把握本节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下节学好解不等式打下基础。小

6、结与作业布置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34页习题91第4、题2、选做题:教科书第134页习题91第7题.3、备选题:本教育评注(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本节设计旨在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用类比和实验探究法作为主要方法贯穿整个堂教学之中,并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中掌握不等式的性质.这样就能有效地突破本节的难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中贯穿了一条“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实验讨论,得出性质—探究辨析,突破难点—运

7、用性质,解决问题”的线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交流合作中营造互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使他们的学习态度、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熟练准确地运用“不等式性质3”,本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回答、板演、讨论的过程中,堂气氛被激活,教学难点被突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扎实地掌握性质并灵活运用.同时,学习伙伴之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和沟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