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毛驴农园csa模式研究与分析

北京小毛驴农园csa模式研究与分析

ID:15740275

大小:7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5

北京小毛驴农园csa模式研究与分析_第1页
北京小毛驴农园csa模式研究与分析_第2页
北京小毛驴农园csa模式研究与分析_第3页
北京小毛驴农园csa模式研究与分析_第4页
北京小毛驴农园csa模式研究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小毛驴农园csa模式研究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小毛驴农园CSA模式研究与分析1.成立:  小毛驴市民农园创建于2008年4月,占地230亩,位于北京西郊著名自然风景区凤凰岭山脚下、京密引水渠旁,是由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共建的产学研基地,同时也是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在其多年积累的生态农业与城乡公益网络基础上,整合推出的创新性探索,该探索延续了成立于2006年的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相关工作。 2.定位:  借鉴国内外CSA经验,遵循“三低三高”(即低耗能、低污染、低投入;高起步、高产出、高品味)的原则,通过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农

2、业生产和生活模式,基本实现园区内部的生态循环,建立园区的生态经济体系;倡导并实践“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健康消费、促进城乡互助”的行动理念,推动食品安全、生态文明与城乡良性互动,促进中国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 3.目标:  通过多年的努力,争取将农园建设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集参观、科研、教育培训和生产示范为一体的生态基地,将其建设成为国内有机农业的重要品牌。17面向城市推动市民参与式都市型生态农业,开展都市农业培训、食品安全与可持续生活宣传、农耕体验与教育等活动,将农园建设成为市民体验农耕及可持续生活、

3、培养健康消费和环保意识的都市农业教育基地;同时,以科研和示范教育为特色,努力成为大学生及中小学生的实训与生态教育基地;通过发展城市健康消费网络,促进形成“共同购买型”消费合作社。  面向农村研究、推广结合传统农耕和自然农业为基础的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建立自己的技术规范和认证体系,为各地农民合作社提供示范和培训服务,并协助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上转向现代生态农业。  最终将商业模式与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理念融为一体,引导城市健康消费合作社与农村绿色生产合作社对接,通过城乡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助,让

4、农民安心、消费者安心、环境安心,重建社会的信任与合作机制,实现城乡良性发展。 4.社会影响  两年多来,小毛驴市民农园在海淀区政府、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苏家坨镇政府、后沙涧村委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以“社区支持农业”(CSA)为主要运营模式,吸引了大量市民、农民、大学生、学者、媒体、NGO、工商业者和政府部门等不同身份、群体的广泛参与,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各地、世界生态农业领域引起了强烈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17截止至2010年

5、8月,农园已经得到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电视台等海内外近120家媒体的采访报道;接待国内外不同身份前来小毛驴农园参观的人数接近5千人次,包括三十多批300多位国际友人来访。2010年5月23日,“小毛驴市民农园——消费者合作社”以其开创性及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在“2009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中被评为“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5.发展历程:第一部分  前期工程建设(2008——2009)  农园位于北京西郊著名自然风景区凤凰岭山脚下,连绵的凤凰岭、引水渠两侧密植的高大白杨树,为

6、农园营造了一种特有的意境美。之前,这里是一片苗木地和荒地,是野花和野生动物的天堂。  筹备:2008年4月至7月,完成海淀区政府立项,启动这个生态农场项目,进行紧张的班子搭建、农场规划设计和农业生产,接待第一批实习生、志愿者进驻。  建设:172008年8月奥运会结束后,农场开始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修桥、铺停车场、安水电、筑路、盖温室大棚、造猪舍、建仓库(现在的食堂)、移苗木绿化,一直忙到年底寒冬腊月才告一段落。2009年3月至5月,又经过紧张的施工,完成西区湖泊修建、地形整理和植被种植等,完成小

7、毛驴市民农园的土地平整、田间道路修筑和灌溉水网铺设等。2009年3月下旬,小毛驴市民农园正式对外运营。第二部分 主要工作(2009——2010)一、开发生态农业适用技术  小毛驴市民农园与美国、印度、泰国、秘鲁、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地区的生态农业实践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作为全球各地生态农业技术在中国本土的“中试”车间,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的、实效的、低成本的适用技术与技术规范,建立有机产品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生活服务,并引领

8、各类型农场、农村合作社(农村社区)及小农生产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这些适用技术是结合了中国传统农业及现代自然农业、自然农法和永续农业观念,并融合农业、建筑、园艺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实践体系。具体包括:  1、选种  2、土壤培育与病虫草控制:免耕与覆盖;有机堆肥制作;土著微生物采集和各种天然营养剂的制作与使用;蚯蚓养殖等  3、生态养殖:发酵床养猪、自然养鸡  4、粪尿分集生态厕所  5、家庭垃圾分类、厨余堆肥与家庭种植相结合的城市社区农业系统17 二、构建新型流通系统(配送份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