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ID:15755203

大小:592.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8-0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_第1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_第2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_第3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_第4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芜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有个著名的论断:“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最主要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据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到2015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2亿人增加至7.71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6.10%,我国已由乡村型社会为主转变为以城市型社会为主。然而,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问题逐步凸显,其中,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化已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问

2、题之一。为此,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供给并保障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正在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国家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已进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提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及群体之间的均等化,不仅成为一个需要各级政府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成为一个需要在新形势下进行理论与实施创新的重大课题。近年来,芜湖

3、市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扩大公共服务范围,调整完善服务内容。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公共服务清单,市级79个部门(单位)共确定公共服务事项1604项,全面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反馈,便于群众按图索骥、实时跟踪、常态监督。《芜湖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基本形成与城市规模和功能相匹配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可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上升为芜湖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线和基本要求。基于此,本文对芜

4、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和诊断当前芜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问题与成因,探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为芜湖新型城镇化高效、包容与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第26页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及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在我国特殊的发展背景下提出的一个目标词汇(我国公共服务的非均等现状),在我国理论界和实践中广泛使用,它是由“公共服务”和“均等化”两个词语组成。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5、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民生性服务,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二)国内外基本服务均等化研究。国外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导向的研究。如McMi

6、llan、Tuffour(1991)等认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与需求导向结合,并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达到帕累托最优;二是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供给机制的研究。供给主体方面如Musgrave(1959)等主流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应该由政府进行提供。Savas(1987)则认为应该将部分生产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交给第三部门和私营部门。供给方式方面Salamon(1987)提出应建立政府与第三部门功能互补的供给模式;E.C.萨瓦斯(2002)等大部分学者认为可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方式

7、。供给机制方面JamesAndreoni(2004)探讨了私人供给激励机制;三是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公众感知服务质量测量方面RobertC.Levis、BernardH.Boorns认为服务质量包含了实际绩效与预期的比较。公民满意度测评方面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质量研究中心总结出的CSI指数(顾客满意度指数)在世界各领域测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第26页国内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范围和内涵。楼继伟(2006)等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公

8、民都有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刘尚希(2007)等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和内涵应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二是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供给导向方面如江明融(2006)认为公共产品的供给在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汪锦军(2012)从利益和目标两个变量出发建构基本公共服务的协同体系。三是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评估研究。白长虹、陈晔(2005)认为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