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的分析

利率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的分析

ID:15768234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5

利率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的分析_第1页
利率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的分析_第2页
利率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的分析_第3页
利率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的分析_第4页
利率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的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率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利率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调研报告作者:赵菁学校:新疆昌吉广播电视大学专业:金融学班级:12秋金融本科学号:1265001250672指导教师:李琴二0一四年十一月利率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的分析1近几年来我国利率变动的大概状况1.1利率与储蓄利率又称利息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储蓄一直是中国百姓理财的重要方式之一,保本、收益稳定是其主要特点。储蓄的收益按照什么比例支付?这就是最受关注的利率。“利率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

2、利率两种,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央行目前规定,1年期的存款利率是2.25%,这就是名义利率。”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李春顶博士介绍说。“为什么经常有人说,因为有通货膨胀,把钱存在银行也会不保值。这是因为还有一个名词隐藏在名义利率之后,这就是实际利率。”李春顶说,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但是在生活中,物价不可能一成不变,上涨是一种普遍的趋势。李春顶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解释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

3、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际利率是正的情况下,储蓄比较划算。如果得零,只能保值,存不存都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为负,储蓄增值的速度就赶不上货币贬值,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负利率时代。实际利率持续走高表明,若央行在减息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实际利率会继续上涨。这对于居民来说,相当于增加了储蓄收益,对整个宏观经济却有明显的收缩作用[1]。1.2利率为什么会发生变动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办131号文件规定,二套房贷利率可由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按风险合理确定。但在实际执行中,因风险可以“合理”确定,各大银行的二套房贷政策一度出现松动。明年,银行可以

4、自主决定的利率水平是否又会出现政策范围内的“收紧”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这种‘调节’很可能进一步细化。”沪上一国有大行负责人表示,“虽然自己所在银行对明年的信贷形势尚不明朗,但即使政策上没有变动,银行依然有较大的拟定利率的自主权。”一直以来,房贷特别是二套房贷一直处于模糊地带,相关政策给银行留出的“余地”也较大。利率的高低,能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利率的变动,又将影响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国际收支、经济增长率等等。显然,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

5、调节作用。因此,利率的变动是判断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依据之一,利率走势分析是宏观经济形势预测的主要手段。从宏观看,居民的全部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收入-消费.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减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抑制人们的消费欲望。从以上可以看出利率变动受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有物价水平、收入、消费和储蓄等等。1.3利率对储蓄的影响一般说来,储蓄利息率

6、的变动与储蓄存款的变动是同向的,即利息率越高,人们储蓄存款的积极性越大.储蓄存款余额也越大反之则越小但是在我国目前商品经济不太发达.人们的金融意识还不强的情况下,这种变化趋势表现的并不明显利率杠杆对储蓄存款的增减变化影响是很弱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变化对储蓄有什么影响一般来说,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降储蓄意愿降低人民币存款利率上升储蓄意愿上升人民币存款利率降低那你的钱放到银行里利息也就跟着少了。储蓄性家庭财产保险业务已在全国普遍开办,蓬勃兴起。但这项业务一直受到一个潜在因素—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变化的困扰,影响和制约了业务的正常经营和顺利发

7、展。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探讨。储蓄性家财险业务的储金计算,受到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银行利率(在此是指银行定期一年整存整取储蓄存款利率,下同)三个基本因素的制约。在这几个因素中,有的是相对稳定的,如保险费率;有的是相对不稳定的,如银行利率。这些因素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储蓄性家财险的经营与管理[3]。2城镇居民储蓄如何受利率变动的影响2.1现金城镇居民储蓄的状况目前的储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增速缓慢、居民手持现金的逐步减少而引起,充分暴露出我国经济架构的严重失衡。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储蓄增长的势头,

8、并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在1978年至2002年的24年间,我国GDP平均每年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如此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一个较稳定的快速增长。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至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343.3元增加到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