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眩晕症的体会

中医辨证施护眩晕症的体会

ID:15780972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5

中医辨证施护眩晕症的体会_第1页
中医辨证施护眩晕症的体会_第2页
中医辨证施护眩晕症的体会_第3页
中医辨证施护眩晕症的体会_第4页
中医辨证施护眩晕症的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施护眩晕症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施护眩晕症的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对眩晕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后实施辩证护理,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从而提高治愈率,提升服务满意度的。方法对115例眩晕患者施行辨证施护,肝阳上亢患者平肝潜阳;痰湿中阻的患者化痰祛湿;气血亏虚的患者补益气血;肾精不足的患者补肾益精,瘀血阻窍的患者活血化瘀。结果115例患者,治愈率达31%,有效率达64%。结论根据眩晕患者的辩证分型施护,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眩晕发作的次数,缓解眩晕发作时的症状,可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眩晕;辨证

2、分型;辩证施护;同病异护  眩晕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眩晕大多数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  本病区自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115例患者,按照其症状和舌苔脉象四合参诊,进行辩证分型后进行辨证施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病区自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115例患者,其中男72例,年龄30~84岁;女43例,年龄32~78岁;病程3~68d,肝阳上亢22例

3、,痰湿中阻56例,气血亏虚11例,瘀血阻窍15例;肾精不足11例。  1.2方法辩证施护前实施护理评估,主要评估内容有①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观察患者是否伴有恶心、呕吐、心动过缓、耳鸣、耳聋、眼球震颤等。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血压,眩晕发作与患者体位变化有无关系,饮食与眩晕症状有无关系等,并注意听取患者主诉。②生活自理能力。③心理社会状况,有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2结果  本病区115例患者通过施行辨证施护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愈率达31%,有效率达64%。  3护理  3.

4、1一般护理①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声、光刺激,轻症闭目养神、急性期和重症患者需卧床休息。②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弯腰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③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变化。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变、血压持续上升时,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④给药护理:中药宜温服,观察用药后效果及反应。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并少量频服⑤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⑥情

5、志护理眩晕患者多表现为焦虑、忧郁、急躁、易怒等,有研究报导,患者抑郁发生率达30.4%,焦虑发生率达40.2%[1]。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知识水平、职业等,掌握好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了解"七情"过激可诱发本病,从而自觉控制情绪,保持心境平和、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增强其自信心。⑦临证(症)施护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  3.2辨证施

6、护  3.2.1肝阳上亢证候眩晕、耳鸣、头痛头胀、面色潮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少寐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护理原则:平肝潜阳,滋水涵木。①生活起居:病室温度不宜过高,多卧床休息②饮食调理:饮食以平肝潜阳,养阴熄风,低盐素食为主,如芥菜、紫菜、西瓜、梨、豆制品等,忌肥甘厚腻、动物内脏、公鸡肉、猪头肉以及辛辣、烟酒等助火动风之品。③情志调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而诱发。④保持大便通畅,如有大便干结,应嘱患者切忌用力大便,可给予开塞露或者缓泻剂通便。或穴位按摩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⑤遵医嘱予针

7、刺、按摩。可针刺风池、太冲、合谷或肝俞、肾俞、三阴交等穴,以平肝潜阳、疏肝活络。  3.2.2痰湿中阻证候头晕目眩、头重如蒙、胸闷、恶心欲呕、食少胀闷、目视色黑、多寐、舌淡、苔白腻、脉滑。护理原则:化痰祛湿。①生活起居,多卧床休息,闭目养神。②饮食宜清淡化痰之品,如苡米、红小豆、竹笋、西瓜、冬瓜等,忌食油腻肥甘厚味、生冷等以防助湿生痰,戒烟酒。③呕吐严重时可进行穴位注射,足三里、内关、脾俞穴,用泻法。呕吐停止后可配合食疗,进食荷叶粥、天麻橘皮茶等升清降浊的食物。④半夏白术天麻汤温服,汤药宜少量、频服

8、、热服;伴呕吐者在服药前口含鲜生姜片或少许姜汁。⑤可予头维、内关、中脘、风隆、阴陵泉、膻中、足三里等穴行穴位按摩。⑥情志调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而诱发。  3.2.3气血亏虚祖国医学有"无虚不作眩"之说,证候:头晕目眩、动则加剧,神疲懒言,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甚至萎黄,稍劳则发,舌质淡,脉细弱。护理原则:调理脾胃,补益气血。①多卧床休息,病室温度宜暖,防止感受外邪,保持安静,闭目养神,避免突来的刺激。②饮食调理:以开胃健脾、益气养血并富于营养食物为主,如如党参红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