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ID:15786126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5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_第1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_第2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_第3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_第4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导读: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睡前读《中国哲学简史》十七章,对董仲舒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感兴趣。如果汉帝国理论化的政府职能是帮助......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导读: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睡前读《中国哲学简史》十七章,对董仲舒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感兴趣。如果汉帝国理论化的政府职能是帮助......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导读: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睡前读《中国哲学简史》十七章,对董仲舒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感兴趣。如果汉帝国理论化的政府职能是帮助......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

2、记  睡前读《中国哲学简史》十七章,对董仲舒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感兴趣。如果汉帝国理论化的政府职能是帮助发展人性,政府组织就不该是为某个阶级服务而压抑其他。董的理论教之先秦思想家,也许政治功用性更强,但似乎更自相矛盾。由群里说到的救世主所联想的一点。  10.11<中国哲学简史18章儒家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因其贵族政治哲学的本质,汉代时获得独尊的地位(书中同时讲到独尊的另外两点历史原因,包括思想统一的需求以及儒者作为思想家和学者的特殊双重身份,其中作者以后者为要因),刘邦令叔孙通首试新的朝仪后满足地声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

3、贵也,一方面暗指刘邦德才欠佳,一方面佐证汉代贵族阶层对礼节的需求出于高人一等的心理满足。先秦儒家虽维护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但对社会理想依然是天下为公的大同,如此看来,儒家学说的真正精神在汉代独尊的环境中却反而被有所歪曲。  下层阶级向往追求社会的公正平等,一旦获取平等继而又追求高人一等的阶级优越(繁文缛节和特殊荣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的实与足对社会发展并非一定就是积极的推动,知礼节和知荣辱也并非就带来社会的和谐,反而更多地出现饱暖思淫欲的现象。物资的充足改变不了攀比炫耀的心理,外显的礼也没有其理想化的功效,社会主

4、体的素质与修养也即儒家正统强调的仁义反而凸显出了其合理性和正确性。  10.12《中国哲学简史》19章大部分新道家同样推崇孔子的圣人地位,甚至认为比老庄更伟大,因为孔子对于忘真正做到了知者不言。他们认为,忘忘的为圣人,是已经体现了忘的本质;强调忘的只能算贤人,因为心中还存有忘的念头,还有心于无欲。  这里与前一章提到的名词术语非非类似。非非即想入非非中的非非,指佛经里非想非非想处天,为三界之无色界天最高层。这也进一步佐证了作者在前一章提出的道家和佛学在神秘的形式上的相似之处。  作者认为,新道家这种对孔子甚于老庄的推崇,源于孔

5、子在当时的地位,和新道家实际上已预先接受了儒家的重要经典思想,他们只是以这种思想对老庄进行重新诠释。但是作者也认为这种诠释更富于辩才,而且不乏高明的创见。  其中一点就是,对于无为的修正,向郭等新道家将其定义为尽能和自任。这就将狭义的无为概念即什么都不做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无为应该是不刻意为之,顺应事物固有本性自然发展。该做不做不算无为,顺应天性做了很多事也可以算作无为。这也就对道家攻击知识的观点(老子强调弃智,认为知识是欲望的对象,《道德经》中说智慧出,有大伪)做了修正,他们认为模仿的才叫知识,他们攻击的是模仿这种刻意改变本

6、质的行为,并且认为这种有为无用且有害。而圣人是天资如此自然发展,他们并没有任何知识。  作者在前一章认为新道家的兴起是缘于南北朝时期政治、社会的黑暗,悲观主义盛行,道家逃避现实的思想体系适合乱世中人的需要。但阅读这一章后,反倒觉得新道家相对先秦道家,消极性有所弱化。  《中国哲学简史》20章新道家的主情派强调享乐,不仅是身耳目鼻之类的肉体享乐,还包括超乎形象的精神享乐,后者即为新道家追求的风流与妙赏,并使得魏晋时期中国诗书画艺术达到高峰。主情派相对圣人更有烟火气,相对俗人更有艺术范。王戎丧子而悲,朋友山简问:这孩子还是襁褓中物

7、,你又何必如此悲痛?王回答:圣人忘情而不为情所动,俗人困扰于世而不知情为何物,能为情所动的恰恰是我们这样的人吶,朋友叹服此话也任情流露为他悲恸。本章大量引用了《世说新语》的篇章对魏晋风流精神进行佐证,将这本书纳入最近期阅读清单。作者解读的新道家主情派的这种态度让我觉得这些人亲切可爱,想进一步了解。  《中国哲学简史》21章  作者认为大乘佛教引入对中国人最大影响分别为宇宙的心概念和二谛义,后者作者称为形上学负的方法。  性宗将宇宙的心和个人自觉的同一定义为涅槃,而中道宗用二谛义描述涅槃,即涅槃不能定义。本章通过僧肇和道生二人(

8、均为鸠摩罗什弟子)的论述对中道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因为它与道家的结合最终发展出了禅宗。  二谛义三层次通过后来的吉藏大师描述为,第一层意识到万物是无,第二层意识到万物非有非无,第三层意识到万物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什么也不能说不用说,即涅槃。  而在此前,僧肇的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