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案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案

ID:1580337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2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案_第1页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案_第2页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主动—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教案课题4.2、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上课班级:四年级备课人:王建高上课地点:高桥小学课时:1课时教材解读:《物体形状改变以后》是按照从现象到认识,从探究到利用的线索编排而成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身边一些常见的弹性物体的共同特点,即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改变,去掉外力时恢复原状,进而找出这些物体的相同性质——都具有弹性。同时,感受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力——弹力。二是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的关系。三是以撑杆跳高、跳跳球和自行车坐垫三个现象为例,

2、通过对典型事例的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物体弹性和弹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便学生关注身边存在的科学现象。学习目标1、能够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即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形状。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出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3、了解物体弹性和弹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形状。难点:实验探究出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弹簧、皮筋、海绵、锯片、玩具枪、空气枪、跳球、钩码、支架等问题生成单我会学1、皮筋、弹簧、海绵、锯片等物体有什么相同的特点?2、硬币、木块等物体受

3、到外力时,形状也会发生改变吗?3、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4、在生活和生产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和弹力?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一、独立自学(一)根据问题,自行探究。1、学生观察、交流猜想。2、感知问题,初读课文,独立自学。3、交流自学情况。(一)导入新课,引导自学1、出示:玩具枪、跳球、小老虎玩具,提问:谁知道这些玩具是用什么科学知识制作出来的?2、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玩具是用什么科学知识做出来的。(板书课题: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3、多媒体播放:问题生成单,独立自学。4、检查自学情况。二、互动交流互动交流一(一)探究交流弹性

4、物体的共同特征1、分组实验:皮筋、弹簧、海绵、锯片施加外力有什么变化。2、学生交流:皮筋、弹簧、海绵、锯片的受到外力的变化情况。3、学生交流:手拉皮筋和弹簧、压海绵、弯锯片时,有什么感觉。4、全班齐读小结内容。指导探究一(一)引导探究弹性物体的共同特征。1、出示自学指导,引导探究。2、提示交流:大家给皮筋、弹簧、海绵、锯片施加一个外力时,它们各发生什么变化?3、提问:这些物体受到外力时,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变化?4、教师小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板书:弹性)5、谈话:刚才大家用手拉皮筋和弹簧、压海

5、绵、弯锯片时,手有什么感觉?6、教师小结:这种使物体恢复到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板书:弹力)互动交流二(二)探究交流一切物体都有弹性。1、学生猜想。2、学生分组弹硬币,说明:硬币受外力是产生微小形变,也产生了弹力。3、交流弹硬币看到的现象。4、学生尝试解释,归纳小结。指导探究二(二)引导探究一切物体都有弹性。1、出示硬币、木块,提问:像硬币、木块这样的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也会改变吗?2、播放:探究指导,引导实验。3、提示交流:刚才你们弹硬币时,发现了什么?4、讲述:硬币被弹出去,是一种看不见的形变产生的力弹出去的。其实像硬币、木块、石块等这样的物体,

6、受到外力后,它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只是它的变化太微小,我们用肉眼看不出来而已。也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弹性。(板书:一切物体都有弹性)互动交流三(二)交流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1、学生交流猜想。2、分组验证: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的关系。3、交流验证结果。4、推算后回报交流。5、学生归纳:指导探究三(二)引导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1、出示弹簧谈话:弹簧是弹性比较好的物体,如果在弹簧上挂上钩码,会发生什么现象?2、播放实验方法,引导探究。3、引导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4、小结: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5、讨论:如果无限

7、地将钩码挂下去,弹簧会怎样?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6、学生交流:无限挂钩码的结果。7、学生解释交流几种玩具的原理。6、小结:如果拉力过大,物体的形状改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这个物体的形状就不能完全恢复原状,所以说,物体的弹性是有限度的。(板书:物体的弹性是有限的)7、出示:玩具枪、跳球、小老虎玩具,引导解释。三、总结评价1、学生交流学习所获。2、提出疑难问题。1、提示:通过以上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科学知识?2、总结评价,形成知识体系。四、运用拓展一、填空。1、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发生(),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或(),这种性质叫做()。2

8、、能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