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

ID:1580658

大小:2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2

《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_第1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_第2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_第3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_第4页
《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教材分析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和例6的教学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学情分析这类问题学生在前面实际上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解答。学生对相关知识比例的意义性质、正、反比例的量掌握良好。教学目标(体现多维目标;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

2、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教法、学法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方法和比例关系的知识,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探究解决有关基本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2、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

3、方式,让学生通过看、想、交流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3、从“一题多解”“变式练习”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媒体运用任务导学明确任务1.师:同学们,熟悉这个地方吗?现在我很想知道这根旗杆的高度有多少米,你会用什么办法测量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师:其实我们有一种既科学又方便的测量方法,但需要同学们掌握好这节的知识才能正确地测量出旗杆的高度,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用

4、比例解决问题。(板书题:用比例解决问题)3.师:我们先回忆一下已经学过的知识吧!(出示:)我会判断: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购买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2)差一定,减数与被减数。(不成比例)(3)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4)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数。(成反比例)4.师:如果用字母x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表示?(板书:(一定))师:如果用字母x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乘积(

5、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表示?(板书:x×=(一定))6师:看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学得都很不错,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吧!(出示)堂探究自主学习(一)教学例(出示:情境图)1.回顾旧知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学生可以先求出单价,再求总价或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2)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出示)合作探究2探究解法(1)梳理两

6、种相关联的量师:用比例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思考(出示)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2)探究用比例解题的方法(每个小组发放一张学习记录卡)《用比例解决问题》学习记录卡①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请填写下表(未知的量用“x”表示)。②分析判断。从上表可以知道()一定,所以()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和()的()相等。③用比例解答。如果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请

7、根据表中相对应的数据和判断列出比例式,然后解答。交流展示3展示成果①指定小组到讲台利用投影仪汇报,预设学生的汇报内容为:相关联的两种量对应数据张大妈李奶奶水费(元)128x用水量(吨)810从上表可以知道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比例是:(128:8=x:10),比例的解是x=16。(板书解法1)师: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上面的数据,概括: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

8、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②和分别表示什么?(水费单价)③让学生再思考,看看有没有出现其它比例的解法,如果有,教师也要进行评析。(学生可能通过复习题3的复习,想出不同的解法。)④如果列出的比例是可以吗?为什么?(可以,因为和都表示1元可以用水多少吨,是一定的,板书解法2)⑤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检验等。)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