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培养方案

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培养方案

ID:15842858

大小:7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6

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培养方案_第1页
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培养方案_第2页
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培养方案_第3页
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培养方案_第4页
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培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702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Resources–EnvironmentAndManagement0fCity-Village,PlanningReview)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1.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

2、划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资源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2.专业特色: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⑴掌握数学、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⑵掌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⑶了解相近专业如地理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⑷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政策,熟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⑸了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⑹掌握资料查询、文献

3、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四、学制和学分要求标准学制四年,修读年限3-6年,学分要求修满176.5学分。五、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六、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地质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导论、环境科学、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水资源与水文学、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分析与规划、土地管理学。七、专业主要实验自然地理综合实验、遥感导论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八、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1.实践教学环节简介:⑴认知学习:包括公益劳动,社团及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专业劳动等

4、。⑵基本技能实践:包括课程教学实验,专业技能、操作技能培训等实验。⑶技能强化和综合训练:包括专业素质强化实验,信息技术强化实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综合创新实验等。2.时间安排:见附件4。3.主要内容、方式、方法:⑴学科基础课实验:包括地质学、气象与气候等课程实验,共18学时9个实验。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使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掌握自然地理实验的一般原理和方法。⑵基础课程集中实习:综合地理野外实习。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加深对地理环境的感性认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⑶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包括地理信息系统

5、,遥感应用,地图学等课程实验,共70学时18个实验,通过上机实习和软件操作,使学生掌握数字化地球和虚拟地理环境的主流软件及相关配置,熟练应用信息化技术,演示环境过程,分析解释各种数据、符号、图表,自主设计规划方案等。⑷专业方向课程实验:包括土地类型与评价、土地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GIS设计与应用、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课程实验,共179学时30个实验。通过操作、处理、设计、应用等实验手段,使学生学会应用GIS主流软件解决地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环境管理中的诸多研究及应用课题,为强化业务技能和技术创新创设相关实验类型。⑸专业课程集

6、中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应用实习各一周。结合理论和实验教学,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创新及应用,通过创设实验内容及目标,加强对主流软件掌握和应用的实验培训。⑹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8-9周时间。学生可以选择与理论研究、操作技能、业务技能、软件应用、综合创新及应用等相关的内容,在教师指导下选题、设计及开展研究工作,最后一周进行答辩。九、文化素质培养通过跨学科选课,选读第二学位及副修专业等形式,达到大学规定的选修学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道德。十、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验、实习及社会实践全过程中,加大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课程的

7、比例,加强理论与实践、实验与应用、设计与创新间的整合,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贯穿于培养方案的始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支持学生自主创新、发明。十一、毕业条件及必要说明本专业学生应修满本方案规定的176.5学分以上,CCT通过省级一级,英语CET-4达校标,体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可毕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第二学位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一、培养对象各学院、各专业学有余力的在校本科生均可攻读本专业第二学位,尤其欢迎农、林、水利、生物工程及旅游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选修本专业。二、培养目标及要

8、求1、培养目标:通过选修本专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资源开发、环境建设、生态维护及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胜任规划、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2、要求:本专业学生要学习资源环境建设和城乡规划管理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