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越野车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

新型越野车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

ID:15843691

大小:20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6

新型越野车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_第1页
新型越野车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_第2页
新型越野车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_第3页
新型越野车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_第4页
新型越野车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越野车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型越野车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陆友林  摘要 介绍了新型越野车转向摇臂机构的结构组成,用空间几何方法建立了转向摇臂机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用复合形法对摇臂机构的参数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汽车,转向机构,优化设计。 1前言  汽车在行驶中,要经常改变行驶方向,即转向。汽车转向是通过转向轮在路面上偏转一定的角度来实现的。由驾驶员操纵的用来使转向轮偏转的一整套系统,称为转向系统。某新型越野车为8×8、双前桥转向形式,其转向系统是由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和动力转向系统组成的。转向摇臂机构是转向传动机构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它是由一桥转向节、一桥直拉杆臂、一桥直拉杆、一桥

2、摇臂、连杆、二桥摇臂、二桥直拉杆、二桥直拉杆臂、二桥转向节等组成的,如图1所示。该新型越野车在原车的基础上作了许多重大的改进:a)悬架系统由原来的钢板弹簧改为油气弹簧;b)轴距由1450mm+4200mm+1450mm改为2200mm+3850mm+1750mm;c)采用了大直径宽断面轮胎(轮胎直径由1.26m增大到1.5m,轮胎宽度变化最大,由412mm增加到600mm);d)轮距由2500mm缩小为2480mm;e)转向轮最大转角由33(°)增加到35(°)。为了适应这些变化,转向传动机构必须重新设计。尤其是轮胎直径增大、轮胎宽度加宽、轮距缩小、转角增大、采

3、用油气悬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使转向摇臂机构的空间布置特别困难,这不仅会给转向传动机构的设计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也影响到整车总体方案的成功。对于这样的难题可以用优化设计方法来解决。汽车在转向时,总是希望所有的车轮都绕同一个瞬时转向中心滚动,而且这个瞬时转向中心要始终位于三、四桥轴距的垂直平分线上,见图2。这样,一、二桥的转向轮之间就要满足一定的转角关系,这就是理想关系。但是,实际上,这个转角关系是由转向摇臂机构来实现的,由转向摇臂机构所实现的一、二桥转向轮之间的转角关系就是实际关系。实际关系和理想关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设计时总是希望这种误差越小越好。但是,由

4、于空间布置的限制,为了避免干涉,摇臂机构的零件几乎全是弯杆或斜杆,这就使减小误差特别难以实现。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在允许的范围内,使这种误差尽可能地减小。图1转向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2理想的转角关系 2目标函数的建立2.1理想的转角关系汽车左转时,从图2可得:tgα1=L1/OA    tgα2=L2/OA由此可得:α2=arctg(L2tgα1/L1)    (1)右转时,同理可得:β2=arctg(L2tgβ1/L1)    (2)这就是转向摇臂机构理想的转角关系。从式(1)和(2)可以看出,无论是左转还是右转,理想的转角关系是一

5、样的。 2.2实际的转角关系当一桥的内轮转过角度α1时,经摇臂机构的传动,二桥内轮相应转过角度α2S,传动路线是:一桥转向节→一桥直拉杆臂→一桥直拉杆→一桥摇臂→连杆→二桥摇臂→二桥直拉杆→二桥直拉杆臂→二桥转向节。计算时分3步进行:1)一桥直拉杆臂→一桥摇臂;2)一桥摇臂→二桥摇臂;3)二桥摇臂→二桥直拉杆臂。a)一桥直拉杆臂→一桥摇臂。设输入角为α,输出角为γ,如图3所示。图3一桥直拉杆臂→一桥摇臂转角关系图中h2=d-[(h0-r1sinδ)tgδ]式中d为主销中心点与一桥摇臂球铰点在Y轴方向的距离,d=485mm;h0为直拉杆中心线

6、与车轴中心线在Z轴方向的距离,h0=210mm;δ为主销内倾角,δ=7(°)。从图中可得:    b)一桥摇臂→二桥摇臂。设输入角为α,输出角为γ,如图4所示。 图4  一桥摇臂→二桥摇臂转角关系   c)二桥摇臂→二桥直拉杆臂。计算时以一桥为例,用于二桥时,只需将输入角设为负值即可。设输入角为α,输出角为γ。二桥摇臂→二桥直拉杆臂转角关系如图5所示。图5  二桥摇臂→二桥直拉杆臂转角关系 图中  h2=d-(h0-r2sinδ)tgδ]式中d为主销中心点与二桥摇臂球铰点在Y轴方向的距离,d=405mm;h0为直拉杆中心线与车轴

7、中心线在Z轴方向的距离,h0=210mm;δ主销内倾角,δ=7(°)。从图中可得:   当一桥内轮输入转角α1时,经上述3步计算,即可得到相应的二桥内轮转角α2S。即α2S=f(α1)    (3)式(3)所表示的隐函数,隐函了优化变量X1,X2,X3,X4和X5。这就是摇臂机构实际的转角关系。2.3误差  摇臂机构的实际转角关系和理想关系的误差为Eα2=α2S-α2将式(1)和式(3)代入得:Eα2=f(α1)-arctg(L2tgα1/L1)  (4)2.4目标函数在设计时,应使误差尽量小。对于转角误差,考虑到使用情况,应使这种误差

8、在最常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