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读与略读》_导学案

13、《精读与略读》_导学案

ID:15856132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6

13、《精读与略读》_导学案_第1页
13、《精读与略读》_导学案_第2页
13、《精读与略读》_导学案_第3页
13、《精读与略读》_导学案_第4页
13、《精读与略读》_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13、《精读与略读》_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2、《精读与略读》导学案黄土砭小学王增【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最佳效果。3、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略读,掌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教学难点】知道灵活运用精读与略读【教学过程】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明确目标,教师引领一、揭题、质疑1、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12、精读和略读齐读课题(题目是课文的重组成部分)2、你从课题中读懂什么?你能就课题

2、提出些疑问吗?(相机板书:精读?略读?)合作探究,多元选择初读课文、领会大意1、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试着做到。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②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③画出感兴趣或是有疑问的词语,注意积累。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6①指名分节朗读要求正确、流利。②师生共同评出“朗读之星”【声明评议要求:(A)正确:不读错、不添字、漏字(B)流利:不结巴、回读,读破】③刚才解决了哪个问题?④你是怎样解决的?〈读了第一节〉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

3、、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需要精读。我们以前学过的《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课文,讲的就是精读的方法。a、圈画出来什么是精读?学生上台圈画〈指导读〉b、你还了解到哪些知识?c、引导体会“《》”。还知道了什么是略读?出示:略读就是大略地读。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导质疑(这与我们刚才所讲的精读好像有些矛盾)你这时有新的疑问产生吗?学生质疑相机板书:为什么要学会略读?略读有什么作用?

4、怎样进行略读?【想解决这些疑问吗?那我们就来运用刚才所学精读的方法,阅读课文的2~7节】三精读感悟、合作学习2~7节出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7节(自读、圈画、讨论、解决)(1)什么要进行略读?6(2)略读有什么作用?(3)怎样进行略读?(等会儿选择本小组最拿手的方式汇报)帮扶训练,活动体验1、小组合作学习2、汇报交流学习小组采用读读讲讲、演演等方式汇报。师鼓励师生评价(相机引导、理解:浩如烟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等词)分享提升,穿插巩固引导小结1、课文2~7节重点介绍了略读,精读与略读看似矛盾,实际

5、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正如最后小节说的(出示)只要我们把精读的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指名读,你读懂了这个句子吗?说说你的理解)2、又到了“我积累、我精彩”的时候了。说说这篇课文中的积累。(词语、句子等方面)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哪些收获。(学生略谈)反馈矫正,达标测评五、作业超市1、告诉父母或同村四、五年级小朋友精读略读的方法。2、用精读略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下列图书。(特别推荐)(1)长篇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2)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童话〉〉中外现代

6、童话(3)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国古今寓言等。612、《精读与略读》预习导航第一板块:导入、释题(5分钟)1、读课题。2、什么是精读呢?出示朗读。这样的读书方法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3、什么是略读?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成语?什么叫“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你知道其它和这两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吗?(在文章中画出的内容。并交流说出课前积累的成语。)第二板块:重点研究为什么要略读和怎样进行略读(20分钟)1、默读全文,根据要求进行圈画和批注:(1)为什么要进行略读?为什么要精读和略读结合?(2)怎样进行略

7、读?2、交流讨论:为什么要略读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不可能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必须读大量的书,()我们还须要学会略读。通过略读,()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刊,()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略读,()在很短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哪些地方须要精读。3、交流讨论:如何进行略读呢?对一本读物来说,()几

8、段几段地粗读,()几页几页地翻读,()不必逐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自由学习,进行圈画和批注。根据课文内容先在括号里填上所缺少的关联词语,回答问题,再在小组里交流用上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比较“须要”和“需要”有没有区别?有什么区别?)第三板块再次精读。交流体会。1、读教师归纳的韵文。精读之道,在于细致;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通乎此,不求乎彼;循序渐进,熟读精思。段落篇章,内部层次,弄清作用,概括大意。归纳中心,理清条理。入乎其中,联系实际;言若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