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与统计学问答题考试必备

流行病与统计学问答题考试必备

ID:15861037

大小:7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6

流行病与统计学问答题考试必备_第1页
流行病与统计学问答题考试必备_第2页
流行病与统计学问答题考试必备_第3页
流行病与统计学问答题考试必备_第4页
流行病与统计学问答题考试必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行病与统计学问答题考试必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⑴观察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⑵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⑶理论性研究2.时间分布的表现形式*⑴短期波动,以日`周`月计数的短期观察数据⑵季节性,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⑶周期性,指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通常每隔1`2年或几年后发生一次流行⑷长期趋势,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3.发病率和患病率有何不同*⑴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

2、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本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⑵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4.疾病呈不同年龄分布的原因*⑴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龄机体的免疫状态不同.因为大多数传染病病后由较牢固的免疫力,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成人及青少年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故儿童发病率高⑵边远地区或农村由于居住分散,受感染的机会少,成人极少因病后或隐性感染获得免疫,一旦由传染源进入,各年龄组均可发病⑶在一些非传染病中,差异主要与机体暴露于致病因子的强弱,暴露开始的年龄,暴露时间的长短及遗传易感性有关5.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男女暴

3、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疾病的性别分布差异与两性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差异有关;两性生活方式`嗜好不同导致疾病的性别分布差异6.疾病分布呈周期性的原因?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有些疾病每隔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发生一次流行的现象,称周期性.原因有:⑴该病的传播机制容易实现,只要有足够的易感者便可迅速传播⑵该类疾病病后可形成较为牢固的免疫力,流行后人群免疫水平持续的时间长短决定该病流形的间隔时间⑶新生儿的增加,易感者累积的速度也决定流行的间隔时间⑷病原体的变异及变异的速度7.疾病出现城乡分布差异的原因和特点*⑴城市:人口多,密度大,交通拥挤,人口流动性大,

4、较少经水传播传染病流行,虫媒传染病<农村,慢性病及肿瘤发病率高,出现职业性损害⑵农村: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少,肠道传染病易流行,虫媒传染病>城市,某些地方病发病率,呼吸道传染病不易流行8.地方病的判断依据*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低甚至不发病③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⑤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9.简述病因研究的程序*⑴建立假说⑵检验假说⑶证实假说10.病因判定的标准*⑴接触病因组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未接触此病因的

5、对照组⑵当其他危险因素相同时,患病组接触假设病因的频率比未患病组的频率要高得多⑶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病因接触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未接触者⑷时间上疾病的发生应在接触假设病因之后,其潜伏期分布近似正态分布⑸宿主接触假设病因后沿着一个从轻到重的合乎逻辑的生物学梯度出现⑹接触假设病因后,应出现一个高概率的宿主反应⑺接触假设病因的动物比未接触的动物发病多⑻消除或改变一个假设病因,疾病的发生率减少⑼人群干预实验可以得到支持性证据⑽所有的研究结果有流行病学意义11.现况调查的概念`目的`种类`优缺点`方法*㈠现况调查,在一较短时间对某一人群或人群样本的患病或健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所进行的调查.特定

6、时间`特定人群的患病和健康情况㈡目的: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发现病因线索;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疾病检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用于有关卫生或检验标准的制定㈢种类:普查和抽样调查㈣⑴普查的优点:①理论上能发现被调查人群中全部病例②全面真实了解分布情况,有利探索病因③病例的代表性好(用于病因研究时)⑵普查的缺点:①工作量大,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大②漏查③不易掌握统一标准和校正仪器等④不适用发病率低或诊断程序复杂的疾病⑶抽样调查优点:①范围小,工作细,质量好②省时省力出结果快,可以做为普查的预调查⑷抽样调查的缺点:①存在抽样误差②调查设

7、计资料分析比较复杂③不适用于需要普查普治的计划㈤方法:面访,信访,电话访问,自填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12.现况调查中偏倚的来源和控制*㈠来源:⑴选择偏移:①无应答偏倚②选择性偏倚③存活者偏倚.⑵信息偏倚: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无应答偏倚,由于组织工作`认知等原因产生,无应答不能超过15%报告与回忆偏倚;由于被调查者所提供的调查信息同真实情况不符所产生,应加强宣传和组织,争取研究对象的合作②调查者引起的偏倚:主要由于调查者的工作态度和熟练程度不同所引起,调查者应客观`仔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