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

ID:15867760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6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_第1页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_第2页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_第3页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_第4页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2015年4月烧伤科护士分层培训一、休克期概念:也叫急性体液渗出期。烧伤后毛细血管(微静脉)通透性增强,大量血浆成份外渗,血细胞的破坏,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细胞急性缺氧。体液渗出在伤后2-3h最为急剧。8h达高峰,随后逐渐减缓。上述病理过程一般持续48h,大面积>48h,中、小面积<48h。Ⅱ、Ⅲ度烧伤面积成人在15%,小儿在5%以上均有发生休克的可能。烧伤性休克的表现:◇ 尿量减少:成人<30ml/h,小儿<1ml/(kg.h)◇ 心率>120次/min,脉搏细速无力◇ 口渴◇ 烦躁不安,神志淡漠◇ 恶心呕吐,应激性溃疡◇末梢循环不良,指

2、端发绀◇血压和脉压差的变化:血压下降,脉压差<4KPa◇血氧饱和度下降二、补液量的计算(1)II0、III°烧伤的补液量的计算:(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成人)+基础需水量)      (2)有额外水分丧失时,如气管切开患者,应酌情增加补液量。(3)公示不足时根据补液的速度追加电解质和交体,比例为1:1—2。水分可不增加,如至伤后24h的时间较长,可按以下公式增加水。平均补入2000ml×(1—伤后时间/24)。三、补液的种类(1)晶体:首选乳酸钠林格氏液、平衡盐溶液(含碳酸氢钠、醋酸钠、枸橼酸钠),次选等渗盐水等。(2)胶体:首选血浆,也可用血

3、浆代用品(包括右旋糖酐、706代血浆、聚明胶肽)、白蛋白或全血,Ⅲ°烧伤应输新鲜血。(3)水:常用5%GS(等渗)、10%GS(高渗)、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四、补液的目的:复苏“终极目标”概念: ● 尽快恢复、维护良好的血液灌流, ● 提供组织充足、有效的氧供, ● 清除氧债,纠正酸中毒, ● 恢复正常需氧代谢,中止细胞死亡。五、补液的护理1、入院后评估对患者的烧伤面积、深度、烧伤时间、生命体征、入院前的处理(包括已输入的液体种类、量)、有无呼吸道烧伤及其他合并伤等进行评估,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烧伤面积越大、深度越深、治疗越晚,休克发生率越早,程度越重。及时处理好休克期,

4、关系到患者预后的好坏。2、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一般采用静脉留置针,选择体表大静脉(头v、贵要v、大隐v等)进行穿刺,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粗后细。大面积烧伤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可行深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休克期内要保证有2条以上静脉通路,三路液体分别同时输入长期液和水分、晶体、胶体,以保证三种成分的液体同时进入患者体内,液体24h维持。3补液速度和方法(1)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晶胶搭配、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2)过去认为,伤后6-8h为渗出高峰,故应在伤后第1个8h输入晶体及胶体总量的1/2,后16h输入余量的1/2量,基础水分每8h各输入1/3。伤后第2个24h

5、补给第1个24h晶体+胶体总量的一半,水分量同第1个24h。目前证实,渗出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伤后0.5-2h,因此入院后即应尽快输液,烧伤后1-2h内先输入晶体液1000-2000ml,再输入胶体液,在伤后3-4h内输入胶晶总量的30%,伤后第一个8h输人总量的60-65%可能更符合实际需要。水分平均输给。(3)延迟复苏的患者常规的复苏方案进行补液治疗远不能满足需要,须于入院后1-2小时内补足按公式计算应该补充的液体量,尽快纠正休克,休克纠正前不补水。尿量达到100ml/h后,调慢补液速度。当开始复苏时间在伤后6h或之后的,常需在2-3小时内补足第一个24h计划输液量的1/2

6、.。部分烧伤患者由于伤后补液不及时或补液不够,造成复苏不当,这些延迟复苏者需要显著增加补液量。在第一个24h纠正低血容量状态后,第二个24h的输液速度就可以均速滴入。若第1个24h因补液量偏少,休克渡过不平稳的病员,则在第2个24h酌情增加补液量。(4)注意液种交替,特别注意不要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大量水分,以免造成细胞外液稀释性低渗致脑水肿或急性胃扩张。对于小儿烧伤患者休克期使用输液泵泵点液体控制输液速度。.补液时要根据各种监测指标调整输液速度,对快速补液,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有条件者需连续测定CVP、肺动脉契压和血压,防止补液不足或过量。注意不可将液体在白天全部输注完毕,以免

7、夜间创面持续渗液却未能及时得到补充,使休克期延长。4.观察要点(1)尿量。监测每小时尿量是评估休克是否纠正的重要指标之一。应每小时观察记录1次,观察尿液的颜色、PH值、尿比重的变化。排除尿管因素外,少尿或尿量过多又是鉴别补液量不够或过量的重要指标。如肾功能正常,尿量间接反映血容量的情况,尿量减少常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因此,尿量是判断血容量是否足够的一个重要、简便、可靠,也是比较敏感的指标。一般情况下,补液复苏至少要维持尿量在50ml/h左右,最好达到80-100ml/h。小儿尿量每公斤体重每小时1毫升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