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_习题课件(第111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_习题课件(第111课)

ID:15892477

大小:9.80 MB

页数:257页

时间:2018-08-06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_习题课件(第111课)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_习题课件(第111课)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_习题课件(第111课)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_习题课件(第111课)_第4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_习题课件(第111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_习题课件(第111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习题课件(第1-11课)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释疑解难1.科举制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作用?(1)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官吏的选拔权从原来的上层贵族集中到中央手中,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有利于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2)通过考试的形式,以才学选拔官员,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同时,所选拔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率。(3)科举制把做官和读书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2.隋朝和秦朝有何相似之处?(1)都结束长期分裂之后完

2、成全国统一。(2)都建造了伟大的工程——长城和大运河。(3)都创立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即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隋朝的科举制度。(4)都是历史上短命的王朝,都是因为暴政,历经二世而亡,都被农民起义推翻。◆学法指导1.隋朝大运河示意图2.数字记忆大运河的相关知识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端点: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三个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方便隋炀帝巡游江南四段:自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自北向南依次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一、隋的统一1.建立:581年,________(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

3、都长安。2.统一(1)时间:589年。(2)过程:隋文帝灭掉________,统一全国。(3)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杨坚陈朝3.统治(1)措施:①发展________,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__________制度;②加强____________,提高行政效率。(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________辽阔、________强盛的王朝。经济度量衡中央集权疆域国力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_______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修建

4、:从605年起,__________征发百万人开凿了大运河。3.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________,连接了海河、________、淮河、________和钱塘江五大水系。4.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________、经济和________交流。南北交通隋炀帝洛阳余杭黄河长江政治文化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创举:__________初步建立起通过________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__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__________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___

5、_________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隋文帝考试进士科皇帝官吏选拔教育四、隋朝的灭亡1.背景: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____________激化。2.概况:________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3.灭亡:___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社会矛盾山东618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杨广D.李渊2.《三国演义》卷首

6、语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BB3.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天才政治家、一生用兵如神的军事家、一位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战略家。下列关于隋文帝的表述中,有一个是错误的,它是()A.指挥大军灭掉陈朝B.加强中央集权C.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D.征发大量民工开凿大运河4.隋朝末年,一位商人要去大运河的中心城市,请问他的目的地是()A.涿郡B.洛阳C.扬州D.余杭DB5.古人评

7、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A.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C.巩固了隋朝的统一D.方便了帝王的游玩A6.(2016·江苏盐城期中)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正式诞生于()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7.(2016·江苏泰州模拟)“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该篇檄文痛斥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BB8.(2016·四川自贡)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

8、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A9.“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