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隐士情结

中国文人的隐士情结

ID:15903799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中国文人的隐士情结_第1页
中国文人的隐士情结_第2页
中国文人的隐士情结_第3页
中国文人的隐士情结_第4页
中国文人的隐士情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人的隐士情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研究背景现代社会是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快节奏的社会,那种远离浮华与喧嚣的生活已然成为当代人心中的美好愿景而已,无独有偶,殊不知在中华五千年的悠悠岁月之中,曾有无数的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带着他们清高的灵魂遁入了青山秀水,从此不食人间烟火。这样的隐士情结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文化现象,虽然时空浩渺但却殊途同归,那种返璞归真的心境正暗合了我们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展了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隐士情结的课题研究。二、研究方法(一)主要概念的定义与阐述士,即有学问、有声望的人。隐士,是指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

2、并且具有较高的声望的人。“隐逸”者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把自己潜藏起来,与尘世隔离,被人们称为“隐士”。隐士情结,许多的文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产生效仿前人的念头并选择归隐的心理现象。(二)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以及取样方式通过查阅资料以及与指导老师交流选取三位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隐士并作探究。(三)研究的操作设计对获取到的信息内容进行比对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感悟深入探究。三、研究的主要步骤及主要活动(一)主要步骤1.明确课题2.收集信息3.整理信息1.编辑结题报告(二)主要研究活动1.与组员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2.上网搜索相关资料3

3、.课后与指导老师交流四、研究论文庄周、鬼谷子、陶渊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首推的几位隐士。庄周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今河南商丘),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作为隐者,庄周的生活相当清苦,穷闾厄巷,面黄肌瘦,有时靠打草鞋为生。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超然于世的人生

4、态度。楚威王慕名请他为相,他美辞其厚币礼聘。妻子死,他认为是逃离了人生的苦海,所以鼓盆而歌。他自己死时,让弟子将其裸葬。他对弟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核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信亦。”尽管是这般穷困的生活,庄子也无怨无悔、安得自足,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体现,才是潦倒;衣破鞋烂,是贫穷,不是潦倒,此所谓生不逢时也!大王您难道没见过那腾跃的猿猴吗?如在高大

5、的楠木、樟树上,它们则攀缘其枝而往来其上,逍遥自在,即使善射的后羿、蓬蒙再世,也无可奈何。可要是在荆棘丛中,它们则只能危行侧视,怵惧而过了,这并非其筋骨变得僵硬不柔灵了,乃是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现在我处在昏君乱相之间而欲不潦倒,怎么可能呢?’”也许正是这样的生活丰富了庄周的人生阅历,提高了他的思想境界。庄周梦蝶是故事便是他物我合一的思想的顶峰。庄周视权贵如腐鼠,一生宁做自由之龟,与惠施话知鱼之乐,于山水草木间逍遥而游。我国古代三教九流之中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学派——纵横家,纵横家是一些在春秋战国的政治舞台上依靠自己

6、的睿智、口才与手段周旋于各诸侯国之间,他们朝秦暮楚,没有固定的国家立场,仅从自己的主管政治主张出发,开创了一个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外交历史阶段。而纵横家的开山之祖就是鬼谷子。鬼谷子相传是以一位老隐士为师,鬼谷子的老师死后,鬼谷子念念不忘老师临走时的嘱托,想要出谷宣扬自己的治平之策。谁知道鬼谷子带着满腔热血游说诸侯,却四处碰壁,没有人愿意重用他,他的满腹经纶亦不得施展。七个欲称霸天下的强国,竟然没有一个君主能领会他的一片苦心。鬼谷子一趟下来,先前的梦想亦烟消云散。在壮士扼腕之余,鬼谷子想到了先贤孔丘先生周游列国而后选择归隐的

7、故事,这使鬼谷子深受启发,又联想到自己现在的境况,故而萌生归隐之心。于是,鬼谷子决定重新回到“鬼谷”所在的云梦山中,去过一种隐居生活。在鬼谷子归隐的余生中,他书就了《鬼谷》一书成为纵横之术的经典之著,并培养出了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著名的纵横家,为中国古代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在遭遇官海沉浮之后,深谙官场黑暗的他带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正气毅然选择了归隐南山,过起了“躬耕自资”的生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道出了他对世俗的摒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了他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许多中

8、国古代文人隐居的历史的探究,我们大致可以将这些古代隐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天生的隐士,一种是后天的隐士。天生的隐士,是他们的性格与爱好决定了他们一定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因为只有这样一条道路才适合他们,只有这样一条道路才会让他们感到人生的快乐与意义。他们在选择这条道路的时候完全是自发自愿的,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