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

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

ID:27960181

大小:5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_第1页
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_第2页
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_第3页
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_第4页
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文人的渔父情结吴?内容提要本文对中国古典诗词曲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渔父”意象进行系统分析。一直以来对“渔父”意象的分析解读总围绕着“隐者”这一核心展开,笔者却认为,渔父意象所包含的意蕴远超出了“隐逸”精神的界线。本文通过对“渔父”意象的源起、发展至逐渐定型的脉络进行梳理,选取历代(至元代止)有典型性的文本进行分析,同时把这个流传千古的“渔父情结”置于一个更大的文化视域中,试图找到其与中国古代士大夫心理的契合点,进而从这一与世无争、欣然自乐的形象中透视出在儒道传统影响下历代文人心中仕与隐二极间微妙的纠结状态。关键词渔父意象仕与隐一种文学意象一经群体性运用,便较之带个人特色的独创性

2、运用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更丰厚的内蕴,经历数个时代仍被不同的创作个体所青睐的文学意象更是如此。-..因为不同的创作个体在吸纳它进入作品时既必须注意不破坏该意象本身的文化传承,又要赋予它属于作家自身的独特风韵。分析此类意象,能够使我们触探到时代精神的承袭与嬗变过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渔父”即是这样一种倍受青睐的意象。只要提到它,人们就会联想到蓑衣扁舟沧浪上的辽阔或者斜风细雨疏竹间的静谧,飘飘然作遗世之想。然而,独持钓竿的身影真的只代表着红尘之外的旷达与洒脱么?说到隐逸,必会说到庄子。巧得很,《庄子》中有一个以渔父形象出现的隐者。这位渔父须眉洁白,披发扬袖,当他从子贡口中得知孔子是一个

3、“性服忠信,身行仁义”并孜孜以求“礼乐人伦”的入世者时,立刻撑船而去。孔子亲自前去拜会,换回的是大段教诲:田园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足,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家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署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家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这段言论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强调天下万物皆有其不可变易的位置,各守其

4、职,各尽其份,方能成就一个自由、合理的世界,这似乎与孔子提倡应严格遵守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身分伦理有共通之处。但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极强烈的内指性,既然万物已有天定之位,那么于个人言,再没有比不“多事”,保持心灵的安适、宁静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慧命更与天道相符的了。在这里,庄子借渔父的话表明他承认政治存在的必要性,又鲜明地指出个体是可以独立于其外的,因为“世”只是“道”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庄子·让王》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徇物,岂不悲哉!

5、”照这样看,现实社会中的君臣之义不过是余事,是桎梏人本真状态的枷锁。既然人的本性能够接近并达到超越于政治之外的更广阔的逍遥世界——道的世界,那么自然只有养身保真、逍遥自适、清静无为才是体现人的价值的至法。我认为庄子渔父并不以自己为隐者,因为他的世界是外在于政治的,那里本就无所谓仕或隐,但他的话中包蕴的“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的超然却为后世隐者所梦寐以求。或者说,当逍遥山林、傲啸江湖,以天为庐,以地为席的生活成为“隐”,成为相对于‘仕”的选择性存在的时候,它就已经受到了尘网的羁绊,从而失去了道家思想所赋予它的原初精神了。-..文学作品中最早的渔父形象见诸于《楚辞》

6、,与庄子同一时代的屈原,才华横溢,耿介忠直,以拳拳之心事君报国,然而“义臣”不遇“明君”。当他在放逐途中踽踽独行于沅水之畔时,当他心中体味着中国文人最深重的苦痛时,渔父踏浪而来。那真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它不同于《庄子》中渔父与孔子的相遇,那里有的只是超然者高高在上的教诲与辗转尘世者低眉顺目的聆听,而在这里,却是真正的仕者与真正的隐者平等地直面与对视。屈原是真正的仕者,因为他虽并未像后世文人那样受儒家思想浸淫,却身体力行着儒家为人臣、为人师的准则。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道出了儒家入仕途中似乎永远解不开割不去的困惑;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不是因为他白发江渚上渔歌沧浪间的洒脱之

7、貌,而是因为他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此语实乃悲慨之音。蒋翚之翘评校本《楚辞集注》中云:“结语冷甚!有月照寒潭、雨侵疏竹之致。”又引李贺云:“读此一过,居然觉山月窥人,江云罩笠,光景宛宛在目。”世事如沧浪,奔流不息,时清时浊,这是睿智人语;濯缨濯足,随时而易,明哲保身,这是沧桑人语。沧浪歌虽短,却是历经雪雨风霜者心中沉淀多年却不堪言说的苦涩与无奈的结晶。打渔生涯对他而言完全可能是“沧浪水浊”时的“濯足”之举,是一种选择。其实,屈原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