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ID:15926552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_第1页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_第2页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_第3页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_第4页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热度6已有185次阅读2010-10-2910:51

2、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2009年12月16日  按照国际头痛协会分类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以及与组织结构无关的各类杂头痛。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多认为本病是一种发作性头颅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与遗传、内分泌和精神因素有关,可因各种因素如气候、季节、劳累、月经、饮酒、饮食、情绪等诱发。本病以偏头痛最为常见,发病率占总人数的3.7%~13.5%,占所有头痛患者的1/4。女性略多于男性,青年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中医药治疗本

3、病屡见成功报道,理法方药多有变通。本病归属中医脑病中的“头风”、“脑风”、“偏头痛”、“厥头痛”、“夹脑风”等病范畴。本文就近10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进展概况概述如下。  1病因病机  1.1内伤本病临床以内伤所致者为多,其病位主要在肝、肾、脾、胃[1]。因于肝者,主要是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经瘀阻;或阴血亏损、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其他如肝血不足,脉络失养等也可致偏头痛。因于肾者,主要是肾精亏耗,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因于脾胃者,多由饮食失节,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因脾虚生化无权,气血亏虚而致本病。瘀血阻络亦为本病的主因

4、。  1.2外感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皆循头面、足厥阴肝经上会于巅顶,交于百会,故如感受风邪,则循经上巅顶,客于脑络,致使局部气血不调,络脉受阻,发为偏头痛[2]。  2治疗方法  2.1辨证论治经初步归纳可分为12个证型施治。  2.1.1肝阳上亢本型最为多见。症见头痛如裂,痛连两侧,心烦易怒,面部烘热,或伴眩晕欲仆,头重脚轻,口苦目赤。舌质红,苔黄或微黄,脉弦紧。治宜平肝潜阳、熄风止痛。纪氏[3]用钩藤蜈蚣解痉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2例,药用钩藤、蜈蚣、全虫、僵蚕、菊花、菖蒲、川芎、柴胡,痊愈18例,好转12例。洪氏[4]

5、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0例,药用天麻、夜交藤、桑寄生、茯神、牛膝、杜仲、益母草、合欢花、钩藤、黄芩、栀子、僵蚕、柏子仁、石决明、酸枣仁、全蝎、蜈蚣、细辛,痊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8例。  2.1.2肝火上扰症见全头胀痛欲裂,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溲赤便结,舌红脉弦数。治宜清肝凉血。陈氏[5]自拟方治疗本型获良效,药用生地、丹皮、赤芍、白芍、元参、龙胆草、草决明、柴胡、菊花、酒军、枳实、生甘草。胡庆铁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本型亦获得较好效果。  2.1.3肝气郁滞多由情致不畅所致。症见头痛游走不定,随情致变动而增减,胸胁胀痛,妇

6、女经期头痛加重,苔薄脉弦。治宜疏肝解郁,祛风止痛。张氏[6]用疏肝活血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58例,药用当归、制香附、川芎、丹参、红花、泽兰、僵蚕、水蛭、炙甘草。痊愈39例,好转13例。  2.1.4肝肾阴虚症见头痛眩晕,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治宜滋阴补肾祛风。冯氏[1]用二至丸加味治疗本型获良效,药用旱莲草、女贞子、白蒺藜、白芍、菊花、蔓荆子、钩藤、生地。杞菊地黄丸治疗本型亦获较好效果。  2.1.5痰浊上犯症见头痛重胀,身重困倦,泛吐痰涎或自觉有痰而咳吐不爽,胸闷纳差,舌淡或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或滑数。

7、治宜补脾燥湿,化痰熄风止痛。孙氏[7]用加味牵正散治疗本病50例,药用川芎、僵蚕、天麻、蔓荆子、全虫、甘草、白附子、石膏、细辛、白芷。痊愈9例,显效29例,有效9例。刘氏[8]用颅痛饮治疗本型53例,药用生石膏、细辛、僵蚕、石决明、制南星、生白附子、丹参、川芎、吴茱萸、生甘草。总有效率为98.11%。裘昌林用自拟方治疗本型也获良效,药用法半夏、茯苓、白术、天麻、陈皮、川芎、白芷、僵蚕、石菖蒲、钩藤。  2.1.6气虚症见头痛时作时止,遇劳益剧,伴精神倦怠,疲乏无力,或气短懒言,目不能开,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治宜益气升提。药用顺气和中

8、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9]。  2.1.7血虚症见头痛隐隐,可伴有头晕乏力,面色不华,心悸,唇甲色淡,脉弦细。治宜养血祛风止痛。王氏[10]用头痛Ⅱ号方治疗本型240例,药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夏枯草、鸡血藤、细辛,痊愈80例,显效61例,有效92例。胡氏[11]用养血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本型,总有效率为97.65%。  2.1.8气虚血瘀多见于中年女性,症见头痛绵绵,神疲乏力,自汗懒言,舌体胖,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或涩滞不畅。治宜补气活血。胡氏[12]用自拟方治疗本型获良效,药用黄芪、太子参、白术、当归、川芎、土鳖虫、菊花、

9、全蝎、怀牛膝、甘草。  2.1.9气血瘀滞本症型女性多于男性,症见头胀痛或病久头痛如锥刺,痛有定处。伴精神抑郁,或胸胁胀闷不舒,面色晦滞,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弦或涩。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张氏[13]等用疏肝化瘀汤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