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5劳动就业概论打印版

00165劳动就业概论打印版

ID:1593135

大小:10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2

00165劳动就业概论打印版_第1页
00165劳动就业概论打印版_第2页
00165劳动就业概论打印版_第3页
00165劳动就业概论打印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00165劳动就业概论打印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就业与培训3/4上篇就业第一章就业概论就业具有特殊的规律性,表现为三点:1.就业是一种经济现象;2.就业具有社会性;3.就业既是劳动者个体的微观行为,也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第一节就业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同时满足哪三个基本条件,就可以认为就业者实现在就业:1.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并且具有劳动能力;2.所从事的是某种合法的经济活动,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为目的;3.从事这种社会劳动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在实际中,凡在劳动年龄之内、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都算是就业:1.在规定时间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2.有职业而由于疾病

2、、事故、劳动争议、度假、旷工或气候不良、设备损坏临时停工等原因而暂时没有工作3.自己当雇主或营业,包括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工厂,工作时间相当于正常工作时间的1/3以上,没拿报酬。我国的就业者包括8类:1.职工;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体户;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8.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现役军人正规就业一般是指在正式单位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其权利和义务有法律保障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是指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和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稳定收入、无社会保障的小规模经营的就业形式。充分就业是指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劳动年龄段男子

3、和妇女能够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不充分就业是指有就业愿意和能力的劳动年龄段男子和妇女不能充分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就业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含义:包括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第二节失业理论上,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劳动者失去了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在我国,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但无职业的劳动者。失业主要是评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状况好坏而不是衡量个人经济困难程度的概念。失业人员主要包括城镇青年失业者(16-25)和社会闲散劳动力。下岗职工:指在本企业无工作岗位、没有与

4、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和在社会上没找到新的工作岗位的“三无”人员。失业的分类,共六类1.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造成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二是信息的不完善、不对称性,使求职者与拥有空缺岗位的雇主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时间。2.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结构性失业的产生是劳动力内部结构失衡,产生于技术革命、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时期。3.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从而形成的失

5、业。季节性失业产成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受生产条件、气候条件的影响具有季节性的特点,造成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动;二是产品需求受购买习惯、社会风俗的影响,会产生季节性变化。4.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5.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6.自愿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加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的平均周

6、数/52周失业率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好坏的一个判别标准。失业的影响分哪五点1.经济资源浪费和产出减少2.消费需求减少3.失业津贴和社会救济支出增加4.大量社会问题产生5.失业者的精神损失和物质损失第三节历史沿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就业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对劳动力的计划配置、统包就业、行政调配、城乡分割。具体表现为五点:1.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一计划;2.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包就业;3.国家对单位用人实行统一招收;4.国家对劳动力调剂实行统一调配;5.城镇是国家劳动就业工作的重心。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最突出的标志是: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

7、相结合。1.把企业和劳动者推向市场;2.从市场的角度重新认识劳动就业工作;3.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并发挥积极作用。第四节就业现状与问题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六点:1.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2.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存在结构性问题,严重影响就业的质量;3.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的不充分和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同时并存;4.就业能力较弱的特殊困难群体就业难度加大;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日益明显;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