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策略

超级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策略

ID:15937317

大小:20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6

超级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策略_第1页
超级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策略_第2页
超级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策略_第3页
超级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策略_第4页
超级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级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超级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策略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张似松研究员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起着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2000年全世界有826万人仍然处于饥饿和寒冷之中,解决温饱问题仍然是十分严峻的挑战,并且预计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谷物缺口将从目前的1亿吨增加到1.6亿吨以上。我国是人口大国,稻米消费大国,粮食安全特别是稻米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水稻超高产育种与高产栽培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一、超级稻的概念与主要特性(一)概念超级稻是通过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选育的单产大幅度提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强的新型水稻品种。(二)研究概况日本于1

2、981年开始实施“超高产水稻开发及栽培技术确立”的大型合作研究项目;国际水稻研究所也于1989年启动了以大幅度提高产量潜力为目标的“新株型育种”项目。两项目育成一批具高产潜力的新品系,但多数存在谷粒灌浆差、冠层光合效率较低、感病虫害、品质不佳等缺点,离生产利用还有相当的距离。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农业部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中国超级稻育种是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深入,与超高产育种的区别就在于超级稻育种突出了理想株型的构建与籼粳亚种间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生态各异。各地在实施超级稻育种计划时

3、,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理想株型模式(表2)。表2国内有关科研单位提出的理想株型模式单位理想株型主要特点代表品种沈阳农业大学直立大穗型穗型直立,300穗/m2,穗重约4g。沈农265广东农科院早长根深型大穗、260穗/m2,穗重约4.5g。胜泰1号四川农业大学稀植重穗型重穗,225穗/m2,穗重大于5g。Ⅱ优162湖南杂交稻中心功能叶挺长型功能叶长,240穗/m2,穗重约5g。两优培九中国水稻研究所后期功能型青秆黄熟,240穗/m2,穗重约5g。协优9308经多年努力,中国超级稻,尤其是超级杂交稻育种取得了重大突破,到2007年,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61个,其中适合在湖

4、北种植的20个左右。与此同时对超级稻超高产的遗传、生理基础也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因种栽培技术不断创新,中国超级稻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三)主要特性与普通水稻品种相比,超级稻品种特性主要表现为穗型变大、分蘖力较强、株高提高、光合能力强、株型优化、生产量大。2、穗型较大分析表现超级稻品种总体穗型较普通水稻品种大,籼型超级稻品种大多每穗粒数在150-200粒。超级稻增产因子分析表明超级稻比普通水稻增产主要因子是提高每穗粒数。2、分蘖较强近年来超级稻品种和组合特性观察表现,超级稻品种和组合的分蘖力较强,低位分蘖多,分蘖速度快。3、株高较高杂交稻增产主要依靠生物产量的提高。大

5、多数超级稻品种株高有所提高,大多在110-130cm之间。这样叶面积密度下降,生物产量提高,收获指数较高。4、养分利用率较高超级稻氮、磷、钾的生理效率较高,据中国水稻所研究表明,协优9308每百公斤籽粒产量需氮、磷、钾分别为1.44、0.34和1.66公斤,与普通水稻相比,百公斤产量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分别下降29.1%、10.5和7.8%。5、光合能力强超级稻光合能力强,尤其是生育中后期的光合潜力大,积累的干物质多。后期普遍表现青秆黄熟,从而能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并及时向籽粒转运而形成较高的产量。但如果后期氮素水平低易出现缺肥型早衰。上图可看出,开花后超级稻协优9308

6、叶片的光合速率始终较协优63强,且在花后20天以后二者差异增大。后期协优9308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较协优63慢。齐穗期超级稻品种与对照品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超级稻组合上部3张叶片光合速率都高于对照(II优838),倒1、倒2和倒3的的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高提高4.5%、9.3%、和10.0%(表2)。表明超级稻组合功能叶叶片质量好,光合功能强。表2部分超级稻组合齐穗期叶片光合速率(单位:μmolCO2.m-2.s-1,2006年,杭州)超级稻组合倒1叶倒2叶倒3叶Ⅲ优9826.4+1.224.4+1.423.8+1.2Ⅱ优航1号28.3+1.427.2+1

7、.421.5+1.4胜泰1号27.2+1.925.2+1.021.6+1.9D优52726.8+1.124.8+1.424.7+1.2Ⅱ优16225.7+0.525.1+1.724.4+1.0中浙优1号27.8+1.725.9+0.523.1+1.1超级稻平均27.2+1.925.6+2.123.2+3.4II优838(CK)25.9+2.123.3+0.921.1+3.2与CK比增减(%)4.59.310.0二、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概况(一)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超级稻的栽培在全国不同稻区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超级稻示范推广的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