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栽培养殖技术

黑木耳栽培养殖技术

ID:15945354

大小:212.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8-06

黑木耳栽培养殖技术_第1页
黑木耳栽培养殖技术_第2页
黑木耳栽培养殖技术_第3页
黑木耳栽培养殖技术_第4页
黑木耳栽培养殖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木耳栽培养殖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虫防治:如何控制黑木耳杂菌的生长? 黑木耳的常见杂菌有:1.木霉:木霉主要发生在菌种瓶(袋)未萌发的料内和没有彻底清除的耳基上,若不及时处理,扩大蔓延很快,病区木耳菌丝不能生长或生长不良。防治措施:培养基灭菌要彻底,菌袋出耳期间发生木霉,可先将菌袋置于阳光下晾晒1~2天,再用0.2%或0.1%高锰酸钾或0.2%多菌灵溶液喷洒消毒。2.毛霉与根霉:其危害是隔绝氧气,争夺养分和水,分泌毒素,影响黑木耳菌丝的生长。防治措施与木霉相同。3.链孢霉:主要危害是与黑木耳菌丝争夺营养。多在生产木耳菌袋时发生,威胁

2、很大。防治措施:生产尽可避开高温季节,接种宜采用套袋法,避免菌袋间互相污染。发现链孢霉应及时捡出,并在其场地喷打0.2%多菌灵或漂白粉溶液。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黑木耳烂棒针对当前黑木耳感染杂菌,发生烂棒的现象,市农业局、食用菌办公室已连续二次召集有关人士召开研讨会,经认真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前期气温忽高忽低,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引起,因此,特别提醒广大农户应按下述要求管理黑木耳菌棒:1、对于目前将还堆放在培养室内或正在排场的菌棒,应搭建遮阴棚,阴棚高度应在2m以上,但阴棚四周必须保持通风

3、状态;也可使用现有的菇棚,拆去四周遮阴物,棚顶开几个可以移动的盖,但使用旧菇棚的要注意菇棚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使用。消毒方法为每立方米空间用3-4号保菇王等气雾消毒剂熏蒸,地面亩施生石灰50-60斤消毒。2、对于目前正在长第一、二批耳的菌棒,可采取加盖遮阳网的办法遮阴降温,遮阴网的高度应在2m以上,并且四周应敞开保持通风。3、对于预先未留有排水沟的耳场,应在畦与畦之间开设排水沟,减少畦面淤水,并及时清除畦面长出的杂草,保持通风,降低菌棒所处空间的湿度,减少杂菌感染机会。4、在目前高温情况下应在早上9:0

4、0之前和晚上8:00-10:00之后进行喷水管理,对于刚采完木耳的菌棒,应让菌棒风干休养3-4天后,再进行喷水管理。5、对于已局部发生杂菌感染的菌棒,可采取用小刀割开受感部位的塑料袋,降低受感部位湿度的措施;对于杂菌感染较严重的菌棒,可采取割除带杂菌菌棒,再在切割面涂抹1%石灰水的方法,防止杂菌进一步蔓延。6、对于已采收木耳2批以上,菌棒发生软化但仍存大量耳基的菌棒,可割开塑料袋,让菌棒晾晒1-2天后,再喷水管理,促使耳基快速长大,争取多采收一批木耳,减轻损失。7、螨类、菌蚊危害也是当前烂棒的原因之一

5、,因此对于未发生虫害的耳场,应切断虫害传播途径;对于已发生虫害的耳场,可采取诱杀的方法防治虫害的发生,具体的做法为:①用沸水10斤,醋10斤,糖1斤,混匀后,滴入几滴敌敌畏调好后,用碗或简易灌分装后均匀的放在耳场内畦的周围进行诱杀。代料黑木耳螨虫防治方法 1.药剂拌料配料时,每100公斤干培养料中添加克霉灵80~150克予以拌和,可起到防治和将菌螨拒之生产门外的良好效果。2.把好菌种关,接种前严格把握好菌种质量,挑选不带害螨的菌种接种,使菌种纯洁纯净。3.注意环境卫生,菇房培养室和出菇场地要远离禽舍和

6、粮食、饲料仓库。4.清除污染源,对于污染或为害严重的培养料要及时处理并清除,同时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5.烟叶诱杀法,将新鲜烟叶平铺在菌螨为害的培养料面上,待烟叶上菌螨聚集较多时,轻轻将烟叶取下,用火烧掉。6.猪骨诱杀法,将新鲜猪骨头间隔10~20厘米排放在菌螨为害的床面上,待诱集到一部分菌螨时,将猪骨轻轻拿离,用沸水烫死。如此反复直到杀完为止。7.糖醋纱布诱杀法,取沸水1000毫升、醋1000毫升、蔗糖100克,混匀,搅拌溶解后,滴入2滴敌敌畏拌匀即为糖醋液。把纱布放入配制好的糖醋液中浸泡湿透

7、,再把浸泡湿透的糖醋纱布铺放在菌螨为害的培养料上或菇床上,诱集菌螨到纱布上后,取下纱布用沸水将菌螨烫死。8.油香饼粉诱杀法,取适量菜籽饼研成饼粉,入热锅内,用微火炒至饼粉散发出浓郁的油香味时出锅。在菌螨为害的培养料面上或床面上盖上湿布,湿布上面再铺放纱布,将油香饼粉撒放于纱布上,待菌螨聚集纱布后,取下纱布用沸水烫死。连续诱杀几次,即可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9.喷药杀螨法,用0.6%海正灭虫灵3000倍液或克螨特500倍液喷雾杀螨。用洗衣粉400倍液连续喷雾2―3次,也有很好的杀螨效果。代料黑木耳螨虫防治

8、技术一、发生特点菌螨俗称"菌虱",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是食用菌制种栽培中危害最大的菌害,而且对人员亦有危害。其危害情况分三个方面:一是菌螨直接取食菌丝,造成接种后不发菌或发菌后出现"退菌"现象,导致培养料变黑腐烂。二是污染子实体,当出耳阶段即子实体生长阶段发生螨害时,大量的菌螨爬上子实体,取食菌褶中的担孢子,并躲藏栖息于菌褶中,不但影响鲜耳品质,而且危害人体健康。若吃下一定量的菌螨以后,即可引起腹泻等肠道疾患。三是直接危害工作人员,菌螨爬到人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