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6工作面回采规程

4606工作面回采规程

ID:15945742

大小:771.0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8-08-06

4606工作面回采规程_第1页
4606工作面回采规程_第2页
4606工作面回采规程_第3页
4606工作面回采规程_第4页
4606工作面回采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4606工作面回采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目录1第一章概况2第一节工作面概况及地质情况2第二章采煤方法3第一节巷道布置3第二节采煤工艺4第三节设备配置5第三章顶板控制7第一节支护设计7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8第三节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及两端头顶板控制9第四节矿压观测和释放钻孔11第四章生产系统11第一节、运输11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12第三节供电18第四节照明、信号、通讯系统33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4第一节劳动组织34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4第六章煤质管理35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3662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概况及地质情况一、工作面位置及井

2、上下关系1、井下位置:4606工作面位于X=92,64---93,61、Y=97,45----97,66之间的区域内,是12#煤六采区一个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工作面北部是采区回风巷、运输巷、运料巷,南部是矿井边界与平定县苇池煤矿,西部是为4607工作面,东部为4605工作面。2、地面位置:4606工作面所对应的地面位置位于平定西坡、北沟、里头沟,地面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南部为沟谷,地层出露在北部较好,多为Q2+3、P21-3、P21-2,中南部为第四纪黄土覆盖。盖山厚度为261—405米,这是由于地面沟壑较深,侵蚀严重而造成

3、的。盖山厚度最厚405m,最薄261m,西南薄,东北厚。二、煤层顶底板4606工作面所采煤层是石炭系太原组的12#煤层,煤层结构较为稳定,基本为0.2{0.2}1.1,直接顶岩性为黑灰色泥岩、砂泥岩,此类岩性的岩石较脆,特别是遇到地质构造时,受构造应力的影响,顶板会发生破碎,容易发生顶板冒落、片帮等事故,由于目前使用锚索、锚杆、金属网支护,长期经过风化作用,致使顶板松散、破碎,对巷道的支护造成较大的困难,而且煤层在构造附近更易破碎,容易发生片帮,在回采到构造地段时,要加强两端头的支护,必要时要退回一段距离进行补强支护,确保回

4、采到地质构造前、中、后的支护能保证安全生产。老顶为砂岩,坚硬,底板为细砂岩。煤层赋存表现为北偏东向南偏西倾斜,煤层平均厚度为1.41米,工作面煤层倾角约5—7°,局部区域煤层受褶皱构造影响发生变化,煤层倾角会增至10°左右,另外局部区域还有缺失煤层夹石层的现象。12#煤顶底板力学试验表:抗压强度(Mpa)煤层直接顶老顶底板9.4021.6237.1545.6普氏系数(f)0.942.23.74.5三、煤质情况M(水分)A(灰分)V(挥发分)Q(发热量)F(固定炭)S(含硫量)工业牌号1.6%35%12.9%21.4MJ/kg

5、54%2.67%无烟煤四、地质构造工作面整体是一个向斜构造,构造的中心部位在工作面06--27至06--31之间。4606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没有揭露较大的地质构造,所揭露的构造多为断距在0.8---1.2的小断层,多为正断层,正巷在掘进中曾经揭露了一个陷落柱,大小56m×43m,工作面内部是否有较大的构造存在,目前因为没有进行物理探测,故无法确定。五、水文地质62工作面从目前收集到的地质情况来看,没有发现有导水构造,通过对上伏6#、3#煤层的开采情况调查,情况如下:4606工作面所处位置为后划归我矿的新扩区范围内,从大阳泉煤

6、矿所提供的地质资料分析可知,6#煤层在4606工作面所对应的范围内存在煤层变薄带,煤层没有采动,钻孔资料如下:124钻孔;煤层厚度1.76米,西南部有0.8米厚煤层变薄带。106钻孔:煤层厚度0.23米,在变薄带内,整个煤层基本没有采动。124钻孔:3#煤)煤厚1.32米,西南向横穿煤层有一大型冲刷带,基本不能布置工作面,故没有采动。根据上述情况,目前认为上覆6#、3#煤层均未开采。故4606工作面基本不存在上伏煤层采空积水影响。在掘进及抽采巷打钻过程中,都发现11#煤层顶板K4石灰岩含有裂隙水,虽然水量不大,在进风顺槽和回

7、风顺槽最低处设立泵窝,必须保证每个水仓安设一台排水泵,以减少积水影响,保证安全回采。六、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1、工作面上层6#煤层尚未开采,工作面西部、东部均未开采,瓦斯未得到解放,故在回采过程中要加强瓦斯监测、监控工作,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七、储量及服务年限1、储量情况工作面走向长倾向长容重煤层厚度地质储量损失量可采储量1000m176m1.431.41m354868T9135T345733T2、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的计算。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345733T/30000T=11.5个月第二章采煤方

8、法第一节巷道布置1、采区巷道布置:皮带巷、运料巷、回风巷均沿12#煤底板布置在煤层中。2、工作面巷道布置:四巷采用两进两回的“U+U”型布置方式,断面为矩形,其中进风巷作运输巷,回风巷作运料巷,抽采巷,4607抽采巷作为4606抽采巷的专用配风巷,四巷均沿煤层走向布置。3、切眼布置:本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