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别了不列颠尼亚

6、别了不列颠尼亚

ID:15948041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6、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1页
6、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2页
6、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3页
6、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4页
资源描述:

《6、别了不列颠尼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石桥中学杏坛溪客6、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写的一般特点。2.把握本文画面描述与评论相结合的表现方法。3.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4、展示中英交接相关照片,回顾历史。5、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6、体会作者对“香港回归”这一事件的看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重点: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2、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难点:1、弄清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的有机融合。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课

2、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世,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

3、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二、学生朗读课文,扫除生词障碍。三、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新闻一般有由五个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有哪几个部分必不可少呢?(标题、导语、主体)。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找找。提问:本文由哪几部分构成。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2、导语(第1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3、主体(2—10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4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石桥中学杏坛溪客4、结语(

4、最后1段)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提问: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明确: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这一称谓,在英国人心目中是非常庄严神圣的,就像中华这一称谓之于中国人民一样,它是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

5、,成为英国的别称,敬称。“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四、关于新闻中的“特写”广义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特写是新闻的一种。其特点是: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侧重“再现”。五、师生共同活动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后,复述课文(特指6月30日晚—7月1日凌晨)。2、课文选取了哪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四个场景,三次降旗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

6、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三自然段)第一次降旗: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五自然段)第二次降旗: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标志: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

7、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八自然段)第三次降旗: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标志:1、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2、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十自然段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

8、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3、请学生谈谈“香港问题”(可结合有关资料)。教师概括: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香港(香港岛、九龙、新界)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1840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4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石桥中学杏坛溪客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