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球掷远问题的数学模型

铅球掷远问题的数学模型

ID:15950318

大小:30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6

铅球掷远问题的数学模型_第1页
铅球掷远问题的数学模型_第2页
铅球掷远问题的数学模型_第3页
铅球掷远问题的数学模型_第4页
铅球掷远问题的数学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铅球掷远问题的数学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期(2003年8月)韶关学院学生数学建模论文集No.2铅球掷远问题的数学模型颜学友,黄兰香,黄旺林1.韶关学院2001级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广东韶关512005;2.韶关学院2002级计算机系本科(2)班,广东韶关512005[摘要]:本文综合考虑铅球的受力情况,抓住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出手高度与投掷距离的关系,从解析几何角度考虑铅球的运动方程,进而得出了反映铅球掷远距离与三者函数关系的模型Ⅰ.为了得到更为合理的数学模型,我们进一步观察整个投掷过程,将整个过程分为滑步用力阶段和展臂脱手两个阶段.再对两个阶段分别进行合理的分析,进一步考虑推力、

2、初速度、加速度、出手速度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以上模型进行了改进,得到了更为合理的模型Ⅱ.在以上模型的基础上固定出手高度,求出了最佳出手角度为,,其中.另外,运用数值极差法和图象分析法,得出了速度的灵敏性高于出手角度.关键词: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灵敏性1问题的提出铅球掷远比赛要求运动员在直径2.135m的圆内将重7.257kg的铅球投掷在的扇形区域内,如右图.综合分析铅球的运动过程建2.135m立分别符合以下要求的两个数学模型:1.以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为参数,建立铅球掷远的数学模型;2.考虑运动员推铅球时用力展臂的动作,改进以上模型.

3、3.在此基础上,给定出手高度,对于不同的出手速度,确定最佳出手角度4.比较掷远结果对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的灵敏性.2模型的分析2.1模型Ⅰ2.1.1模型的假设与符号约定1忽略空气阻力对铅球运动的影响.2出手速度与出手角度是相互独立的.3不考虑铅球脱手前的整个阶段的运动状态.2.1.2符号约定v铅球的出手速度铅球的出手角度h 铅球的出手高度t铅球的运动时间L铅球投掷的距离g地球的重力加速度()2.1.3问题的分析98第二期(2003年8月)韶关学院学生数学建模论文集No.2问题1要求我们以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为参数,建立铅球掷远的数学模型.我们只需求出

4、掷远的距离关于三者的函数关系式.这样,我们合理地简化其他影响因素,从物理、数学上得出关系式即可.2.1.4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铅球出手后,由于是在一个竖直平面上运动.我们,以铅球出手点的铅垂方向为y轴,以y轴与地面的交点到铅球落地点方向为x轴构造平面直角坐标系.xvhy图(1)这样,铅球脱手后的运动路径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如图(1).因为,铅球出手后,只受重力作用(假设中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所以,在x轴上的加速度,在y轴上的加速度.如此,从解析几何角度上,以时间t为参数,易求得铅球的运动方程:对方程组消去参数t,得……………………………………………(

5、1)当铅球落地时,即是,代入方程(1)解出x的值对以上式子化简后得到铅球的掷远模型………………………………(2)2.1.5模型的检验以下是我国两名优秀女运动员一次投掷的成绩:运动员出手速度v(m/s)出手高度h(m)出手角度模型一中的L(m)实测成绩L(m)A13.522.0038.6920.2220.30B13.772.0640.0021.2521.41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由模型Ⅰ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投掷距离是比较吻合的.但也有一定的误差,这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过多的因素,下面我们尽量考虑所涉及到的因素建立模型Ⅱ.2.2模型Ⅱ2.2.1模型的假设1忽略空

6、气阻力对铅球运动的影响.2手对铅球的推力是一个恒力.98第二期(2003年8月)韶关学院学生数学建模论文集No.23在铅球脱手前,铅球的运动方向与出手角度一致.4铅球从静止到运动期间运动的路径是直线的.5不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投掷铅球的影响.6铅球出手瞬间肩部恰在场地边界.2.2.2符号约定v铅球的出手速度铅球的出手角度h 铅球的出手高度g地球的重力加速度()F手对铅球的推力m铅球的质量(m=7.257kg)铅球出手瞬间肩部的高度L铅球出手后运动的距离手臂的长度铅球加速的距离S铅球投掷的总成绩2.2.3问题的分析在模型Ⅰ中,我们假设出手速度和出

7、手角度是相互独立的.事实上,整个投掷过程包括滑步用力阶段和展臂脱手阶段,(如图(2)).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模型Ⅰ中假设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相互独立是不合理的.现在,我们观察以上两个阶段,铅球从A点运动到B点,其运动状态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距离是段.且出手高度与手臂长及出手角度是有一定的联系,进而合理地细化各个因素对掷远成绩的约束,改进模型Ⅰ.mgmgsinF图(3)图形说明:A点是作好准备,铅球从静止到运动的瞬间;B点是铅球脱手的瞬间;C点是铅球着地点.      CLBhaVA图(2)2.2.4模型的建立与求解98第二期(2003年8月)韶关学院

8、学生数学建模论文集No.2在投掷角度为上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