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

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

ID:15953505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_第1页
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_第2页
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_第3页
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_第4页
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     [拼音名]ChánSū  [英文名]VENENUMBUFONIS  [别名]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  [来源]  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产地分布]  主产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省。  [药材特征]  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

2、状,微有光泽;片状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华蟾酥毒基(C26H34O6)和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总量不得少于6.0%。  [功能主治]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吐泻,腹痛神昏,手术麻醉等。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用法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3、  【摘录】《中国药典》 【药理作用】  1.强心作用:  蟾毒配基类和蟾蜍毒素类化合物均有强心作用,但蟾毒配基类化合物作用更为明显,其化学结构与强心作用有一定的关系。对猫离体心脏乳头肌标本,蟾毒灵及日蟾毒它灵的强心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8)g/ml;脂蟾毒配基、华蟾毒精的强心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7)g/ml。华蟾毒与化蟾毒精的作用相似,以适宜浓度灌注蛙心,可使其停止于收缩期,给麻醉猫、狗静脉注射引起心博减慢,收缩振幅变大,心律不整,继而心动过速而死亡;在麻醉狗所得的心电图呈现P-R间期延长、心室率变慢、异性节律

4、、期外收缩、束枝传导阻滞、T波变平或倒置,继而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维而死亡;认为蟾毒配基对心脏的作用系通过迷走神经中枢或末梢,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与洋地黄相比,可能因无糖基存在,蟾毒配基与蟾毒的强心作用较弱并缺乏持久性,因此无积蓄作用,亦有报告精氨酸能延长其强心作用。六神丸的强心作用提示,它能加强心肌功能,随着剂量的变化而呈现反向转向的调节效应,对改善局部组织和修复是有益的。实验证明,蟾毒配基及蟾毒的强心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大心肌收缩力,增加心博出量,减低心率,消除水肿与呼吸道困难。在日本它主要作为呼吸兴奋剂用于临床,而在我国以兴

5、奋呼吸、升压药物用于临床。它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不是反射性的,而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的结果,多数认为蟾毒配基能加强心肌收缩力是由于蟾毒配基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从而使心肌细胞内的Na+浓度相对增高,钙离子则通过Na+-Ca2+交换而进入心肌细胞、结果使心肌收缩力加大。亦有实验证明,蟾酥能增加人体单核白细胞的环磷腺苷的水平,而由于环磷腺甙的增加,提高心肌磷酸化酶激酶的活性,在磷酸化酶激酶的作用下,使无活性的磷酸化酶b转变成有活性的磷酸化酶a,因此促进糖元分解,促使产生更多的ATP,ATP作为心肌收缩的原动力,

6、使心肌充分发挥作用。  2.对Na+、K+-ATP酶抑制作用:  蟾蜍皮肤分泌液对Na+、K+-ATP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这是由于Na+K+-ATP酶位于细胞膜上,Na+在膜内侧与酶结合,促进酶与ATP反应、使酶在膜内侧磷酸化,这时酶产生构象变化,与钠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磷酸化的酶对Na+亲和力降低,而对K+亲和力增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K+与磷酸化的酶结合后,促进酶的脱磷酸化,因而酶的构象又产生变化,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使K+在膜内侧被释放。这样,在Na+、K+、Mg2+的参与下,Na+被排出,

7、K+被带入细胞,其反应可以表示如下:ATP+酶Na+、Mg2+酶-p+ADP;酶-P+H2OK+、Mg2+酶+Pi而蟾蜍皮肤的分泌液对Na+、K+-ATP酶的作用在于酶的磷酸化中间物(酶-P),其分泌液中的蟾毒配基或蟾蜍毒素类化合物与K+竞争性与酶-P结合,而酶-P与蟾毒配基或蟾蜍毒素结合后,不再与K+结合,因而使酶-P稳定,不易水解,使Na+、K+-ATP酶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其活性受到抑制。用蟾毒配基和蟾蜍毒素对肠鼠的Na+、K+-ATP酶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实验。此外,除强心作用外,蟾酥的表面麻醉作用的机理也可能与它们抑制N

8、a+、K+-ATP酶有关。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  蟾酥在短暂的降压之后引起血压升高,实验证明,短暂降压作用是由于对迷走神经的兴奋,而升压作用则系直接作用于心肌。脂蟾毒配基、蟾毒灵及华蟾毒精等都具有显著的呼吸兴奋和升压等中枢兴奋作用,其中尤以脂蟾毒配基临床上已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