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利用 导学案

声的利用 导学案

ID:15963695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声的利用  导学案_第1页
声的利用  导学案_第2页
声的利用  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声的利用 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年级八上科目物理主备使用人课题2.3声的利用课型预习、研讨导学目标:1、知道声音能传递信息与能量.2、能运用声的利用解释现象 重点难点:声传递信息与能量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8页,试着回答:1.通过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哪些呢?2.蝙蝠飞行时发出,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3.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制成了,帮助盲人出行,也用在在汽车的倒车雷达;4.科学家利用这个原理海发明了,应用:①②    5.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_____就是听。

2、6.超声波在医学上的应用:_____.7.超声波在检测技术上的应用:。结论:声可以传递。  阅读课本39页“声与能量”部分:1. 用超声波清洗2.用超声波除去。3.超声波。4除尘、消毒、培育种子结论:声可以传递。完成后,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三.拓展延伸:声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声音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声音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语言信息,下面所介绍的是声在其它方面的一些应用及其原理。1辩析熟悉的来人现象:和您朝夕相处的人在室外说话时,我们通过听声音就知道是哪位在说话。原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音调、响度都有可能相同,但音色绝

3、不会相同,因为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相同,由于非常熟悉,我们通过辩别音色就能分辩出哪位在说话。2听长短现象: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听声音就能了解水是不是满了。原理: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时发声频率不同,空气柱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暖水瓶中水越多,空气柱就越短,发出的声音频率越高,音调也就越高,特别是水刚好倒满瞬间,音调会陡然升高,通过听声音的高低,我们就能判断出水已经倒满了。3挑选商品现象:我们去商店买碗、瓷器时,用手或其它物品轻敲瓷器,通过声音就能判断瓷器的好环。原理:有裂缝的碗、盆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远比正常的瓷

4、器差,通过音色这一点就能把坏的碗、盆挑选出来,当然实际还用辩别音调,观察形态等方法,但主要还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4测量距离现象:前面如果有一建筑物或高山,对着高山大喊一声,用表测量发出声音到听到声音的时间,利用声速就可以测出我们与高山或高大建筑物理的距离。原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就产生了回声。5看病现象一:听诊器原理:人的体内有些器官发出的声音,如:心肺、气管、胃等发生病变时,器官发出的声音在某些特征上有所变化,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听出来,依此来诊断病情。现象二:B超检查原理原理: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称

5、为超声波,超声波有一定的穿透性,医生用某些信号器产生超声波,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受内脏器官的反射波,通过仪器把反射波的频率、强度检测出来,并在电视屏幕上形成图像,为了判断病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B超利用的是回声原理。6 治病(传递能量)现象:体外碎石原理:人体的有些器官发生结石,如肾、胆等,最好的治疗措施就是用体外碎石机把体内结石击碎,变成粉未排出体外。体外碎石机利用的就是超声波,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引起的结石英钟激烈震荡,使之碎化。这主要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性质。7 传递信息(监测灾情)现象:通过监测次声波就可知道地震、台风

6、的信息。原理: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音,人类无法听到。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减速很小,所以能传播的很远,通过监测传来的次声波就能获取某些自然灾害的信息。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和成像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图2-5)。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图2-5甲)。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图2-5乙),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

7、,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  在医疗诊断中则常采用回声法:将弱超声波透入人体内部,当超声波遇到脏器的界面时,便发生反射和透射。透射入脏器内部的超声波,再遇到界面时还会再次发生反射和透射,超声波接收器专门接收各次的反射波。医务人员根据所收到的各次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和波的强弱,就能够了解到脏器的大小、位置及其内部的病变等。交流与讨论: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声音既可以传递,又可以传递。前者的例子有,后者的例子有。四、收获、建议。 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验,总结归纳。达标练习:练习册27—2

8、8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