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道德困境——我们该何去何从

中医道德困境——我们该何去何从

ID:15964820

大小:4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6

中医道德困境——我们该何去何从_第1页
中医道德困境——我们该何去何从_第2页
中医道德困境——我们该何去何从_第3页
中医道德困境——我们该何去何从_第4页
中医道德困境——我们该何去何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道德困境——我们该何去何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道德困境——我们该何去何从?一、导言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医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有千年历史,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来治疗疾病,挽救了许多生命。由于其“治未病”的特点,在医改当中被寄予厚望。但是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利用普通百姓的蒙昧无知和盲从所谓的权威,把真正的中医和伪科学混为一谈,以养生为幌子大肆吹捧所谓的狗皮膏药式的药方,并且自封为所谓的大师以赚取大笔的钱财。这种所谓的大师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市场?难道真的没有人去揭露这些所谓大师的骗局吗?是什么让敛财的小市民登上了大师的舞台?不知从何时起,民间百姓对中医开始持着不同的态度。在一些人的眼里,中医

2、药就成了江湖郎中卖的狗皮膏药的代名词。一些自认为是中医专家的人,打着中医药配方的名号销售着并没有效果的“名药”。但是,同样有一些人,他们对电视广播上的所谓宣称自己来自中医世家的人的话深信不疑,但凡是那些宣称有治疗功效的药品、保健品,都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去购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面对西医的冲击,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的中医如何在现代历久弥新呢?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二、中医的现状1.鱼龙混杂的市场,败坏了中医的名声14如今,有些人根本没有学过针灸,就敢吹嘘自己能力神奇,可治百病,乱开药方,损害了中医的名声。甚至还有一些街头小

3、美容院也打出了针灸减肥美容的旗号,影响了中医形象。中药也没有被放过,一些“专家”和药厂谎称自己手里有偏方或特效药,四处招摇撞骗,兜售掺杂西药的中药或是只是一些杂乱的药材混合而成的药,结果不仅没能治好患者的病,严重的还引发了严重的不良反应。但事后,这些“专家”宣称没有疗效的原因是“吃药时间不够长”。没有几年前,一些人甚至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名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门口架起“骗子一条街”,卖假药坑骗了不少老百姓,使中医名声大受影响。2.常见的中医的骗术⑴出书近年来中医养生书籍十分火爆,众多骗子都看准了图书市场,这类中医养生书籍都有一个共性,必定以“太医”等虚假头

4、衔为幌子,或者以不用看医生,自己看书就可以解决疾病的噱头来吸引读者。书中固然有一些正确的中医知识,但更多的是对所谓的简便疗法的夸大宣传。⑵上电视节目14电视是一个极好的宣传自己的平台,骗子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而电视台出于收益的考虑以及相关医学知识的缺乏,也难免疏于防范。于是一个个养生明星和中医大师诞生了,大多都宣称自己精通岐黄之术,来自中药世家。其中又以张悟本为代表人物,宣称绿豆萝卜包治百病。客观的说,张悟本讲的内容有一半以上还是确实是正确的中医养生知识,但是同时,假的东西也太多。⑶开培训班和办讲座、卖保健品/药这是大小骗子共用的伎俩,一般是通过培训开班传授养生

5、知识或讲座树立专家形象后,通过对来参加学习养生知识的普通大众讲解一些夸大了的中医知识,然后在建立起听众对讲师的信任后开始推荐推销产品,或是通过媒体出书宣传自己后开始替人看病,然后对患者推销所谓的可以治疗其疾病的保健品。通过这样连锁的推销,一些患者难免上当受骗。⑷游动式作战这种伎俩常见于不是很出名的骗子和皮包养生公司,特点是短期内通过广告和街头传单等模式集中轰炸中老年人免费参加培训讲座,然后在课程期间采用各种手段让需要养生的朋友们心甘情愿的买极其昂贵的保健品,赚钱就跑,全国流动骗人。其中受害者多数为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相对知识缺少一些,而且对于养生更加注重,难免容

6、易上当受骗。3.中医行骗特点14(1)偷梁换柱中医作为一门科学,是经过几千年来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总结、筛选,升华到一定高度才形成的一种科学理念。现在的一些所谓中医养生方法,不是把过去文人著作中的一种说法,就是把老百姓的个案个例,一股脑儿拿来都冠以中医的帽子,根本不顾及人身体的个体差异,这样来养生必然会出现问题。(2)以偏概全中医就是把人看成一个整体、一个小世界,外边是一个大世界,小世界要适应大世界,小世界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中医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还可以头上的病从脚上下功夫,脚上的病从头上下功夫,因为人的精气神是通过气

7、血、经络和生理构成的。  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中医治疗的方法也不同,让所有人都去吃同样的东西就会吃出问题。当前的中医养生往往忽视了中医的个性化特点,有人总忽悠大家吃一种食物。殊不知,食物好是有一定条件的,食用对象也有不同针对性。五谷之一的绿豆营养丰富,具有防暑降热等多种作用,但若让每个人都吃,就肯定会吃出问题。比如对那些体寒、胃肠不好的人来说,就不适宜。去掉了中医个性化理念的养生,不是真正的养生。(3)囫囵吞枣14现在有些养生专家把所有的食物都说成是珍贵的药——这是对中医概念的混淆。某些药物有治病的作用,同时也是食物,这种情况确实存

8、在;某些食物有治病的作用,这种情况也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