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囊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

脾囊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

ID:15974360

大小:8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脾囊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_第1页
脾囊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_第2页
脾囊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_第3页
脾囊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_第4页
脾囊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_第5页
资源描述:

《脾囊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脾囊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关键词】脾脏寄生虫性囊肿脾脏非寄生虫性囊肿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超声探测方法、正常脾脏声像图、正常值超声诊断鉴别【内容摘要】脾脏囊中相对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依据其发病机制将其分为寄生虫性囊肿和非寄生虫性囊肿。B超能够很容易的评价脾的形态和大小,能获得清晰地脾断面图像,它常作为脾脏囊肿的首选检查,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占位,内为无回声暗区;本病需要和脾脓肿、胰腺假性囊肿、脾脏囊性淋巴瘤鉴别。目的:报道9例脾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采用病例统计分析的方法,从超声的角度描述了脾囊肿的表现及脾囊肿的鉴别诊断。结果:8例真性囊肿,l例假性囊肿。脾囊肿的临床表现不特

2、异,多因左上腹肿块就诊,B超、CT扫描有诊断价值。8例行脾切除术,1例行保留大部分脾脏的囊肿切除。结论:超声检查能为脾脏疾病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并可根据脾脏声像图的改变辅助肝脏和其他疾病的诊断。【正文】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部,第9-11肋间腋前线至腋后线之间,上极在脊柱左侧2-4cm处。呈长椭圆形,分为膈面与脏面。膈面光滑隆起,紧贴膈肌与侧胸壁;脏面向内凹陷,其内下方与胃底相邻,其下方与左肾和结肠脾曲靠近。中部为脾门,有血管和神经出入,组成脾蒂。胰尾常抵达脾门附近。脾动脉沿胰腺上缘迂曲行走至脾门附近处分成4-7个分支进入脾脏,脾动脉直径约4-5mm,进入脾实质后分

3、为前支及后支。脾静脉在脾动脉下后方,在脾门处由3-6个较大分支静脉汇合而成,沿胰腺上后方行走,呈轻度弯曲状,直径约5-8mm。正常脾脏长约10-12cm,宽6-8cm,厚3-4cm,在肋缘下摸不到。其主要生理功能有:(1)储存血液,调节循环血量。平静状态下脾脏储存血液。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脾脏收缩,将血液排入血循环,以增加血容量和浓度。(2)生成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特别是在部分急性传染病的发病期,脾脏肿大,具有吞噬作用,能消灭细菌并产生抗体,增加机体免疫力。(3)破坏衰老红细胞,释放出胆红素,并将分解出的铁质储存于脾内,调节铁代谢。(4)调节骨髓造血功能,维持血细胞的平衡。 

4、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12~62岁。7例以左上腹肿块就诊,2例无症状。经体检B超发现脾脏囊性占位。病史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7年。术中见7例为单房囊肿,2例为多房性囊肿。囊液性状2例为水样透明液,5例为淡黄色浆液,2例为咖啡样粘稠液。囊液量最少者450ml,最多者2500ml。8例行脾切除,l例行保留脾脏的囊肿切除术。病理报告6例为单纯性内皮囊肿,2例为表皮样囊肿。l例为假性囊肿,全部病人手术后经过良好,无并发症,均近期出院。2.讨论分析:(一)发病原因  1.寄生虫性囊肿由棘球绦虫属的包虫囊构成,由幼虫经血进入脾内发育生长成寄生虫性囊肿,囊内壁无衬覆上皮,

5、囊内含寄生虫虫体或虫卵及坏死组织,2%的棘球蚴病中可有脾包虫囊肿,常与肝、肺棘球蚴病并存,在我国北方畜牧地区可见。  2.非寄生虫性囊肿包括真性和假性囊肿  (1)真性囊肿:有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血管和淋巴管囊肿等,它与假性囊肿的区别在于囊内壁被覆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其中表皮样囊肿多见于青年,常为单发性,最大直径可达31cm,囊内液体多达4000ml,色质浓稠,为淡红色或褐色,可有胆固醇结晶;病理形态可见,囊内壁衬以鳞状上皮,基底膜平整,无表皮钉突,无皮肤附属器。而表皮样囊肿来源不明,可能为胚胎期胃背侧系膜或中肾管的细胞误入脾内发育而成;其病理所见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及附属器,

6、为皮肤全层结构,可有神经组织及骨组织等,囊内可有白细胞、脂肪小体和胆固醇结晶。(2)假性囊肿:较真性囊肿多见,约占非寄生虫囊肿的80%,囊肿多为单房性,可有外伤史,囊肿可以很大,囊壁无内皮细胞被覆。(二)临床表现 寄生虫脾囊肿以中青年多见,非寄生虫性脾囊肿以青少年多见;小的囊肿可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B超时发现,但囊肿块增大压迫和刺激邻近脏器时,才产生器官受压症状,以左上腹不适或隐痛最多见,有时亦可累及脐周或放射至右肩及左腰背部;如果压迫胃肠道,可有腹胀或消化不良、便秘等。 脾脏表皮样囊肿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常因健康体检或在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就诊时发现腹部肿块,

7、触之紧张,可有痛感,略有弹性,可活动,吸气时也可移位(三)超声探测方法、正常脾脏声像图、正常值B超能够很容易的评价脾的形态和大小,能获得清晰地脾断面图像,它常作为脾脏囊肿的首选检查。检查前一般不需特殊准备,但饱餐后胃体积增大可能影响脾的位置,因此患者要求空腹检查。在进行检查时通常采用右侧卧位。探测方法:患者右侧卧位或仰卧位,左手举起放于头部,使肋间距离增宽,将探头置于左侧腋前线至腋后线间的第7-11肋间逐一进行斜切,观察脾脏的结构及大小。此外,也可将探头置于左侧肋缘下向前正中线及脐部方向探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