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ID:15980404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6

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_第1页
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_第2页
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_第3页
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_第4页
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三)(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41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陈红映在《先秦诸子起源新探》中说,先秦学术思想发展的途径,大致是由国家官吏掌握的学术思想,经过畴人(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再传而为私人百家。据此可知作者认为(  )A.诸子百家同根同源B.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百家思想C.诸子百家相互融合D.古代思想都有学术下移的规律A [根据材料“再传而为私人百家”可知,作者认为诸子百家同根同源,故A项正确。]2.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

2、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  )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D [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再到汉代的“三纲”均把君臣父子关系作为必然的关系,即家庭国家关系结合在一起,故D项正确。]3.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说,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这

3、表明儒家思想(  )【导学号:62160124】A.主张建立礼乐制度 B.深受宗法制的影响8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C.认同情感的积极性D.提倡人文理性精神B [根据题干信息,儒家要求人应该讲情义,主张建立礼乐制度是要求人应该遵守等级名分,故A项错误;宗法制讲究血缘亲情,故B项正确;儒家要求人们认同情感的存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情感的作用,故C项错误;人文理性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人的作用,故D项错误。]4.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天命为性,性赖于心,“心弗取不出”,这就必然归结到“教使然”。这体现出孟子主张(  )A.重视教化B.心由性生C.心外无物D.人性

4、本善A [根据材料“心弗取不出”“教使然”可知孟子重视教化,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性赖于心”不符;C项是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材料“天命为性,性赖于心”与人性善恶无关,故D项错误。]5.据《庄子·天下篇》记载:“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B.“天下大乱”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C.这说明庄子主张思想大一统D.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思想争鸣C [材料所述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主张,他认为天下大乱之时,圣贤的学术主张不能彰显于世,道德的标准也

5、不能求得划一,天下人大多凭借一孔之见就自以为是炫耀于人,譬如眼、耳、口、鼻,各有各的官能和作用,不可能相互交替通用,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天下大乱”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庄子指出事物间存在差别,未主张思想大一统,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士阶层的兴起,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B.共有相似的政治诉求8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后限时集训C.主张对社会革

6、故鼎新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A [诸子百家虽政见各异,但都在论证“治道”,即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明诸子学派都关心国家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故A项正确;诸子学派虽都论证“治道”,但政治诉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主张维护奴隶制,有的则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并非诸子学派都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儒家学派如孔子主张维护“周礼”,维护奴隶制度,故C项错误;只有儒家学派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故D项错误。]7.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

7、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能体现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材料中陆贾、叔孙通、贾谊的儒学均未确立儒学的独尊性,故A项错误;陆贾与叔孙通的儒学中融入了阴阳家的“天人感应”思想,贾谊的儒学则融入了道家思想,而后来董仲舒儒学正是吸收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因而汉初儒学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故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