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浅谈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ID:15987588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浅谈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_第1页
浅谈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_第2页
浅谈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_第3页
浅谈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摘要】“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是当前小学教学中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的教学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只重视了对教法的研究,忽视了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知道掌握学习方法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同时对具体学法指导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习方法;现状分析;指导;实践  一、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分析  “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是当前小学教学中的不良现象。一方面教师为了追求高分,加班加点,频繁

2、考试;另一方面学生则疲于应付,逐渐厌学,并产生了依赖性。以致于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呆滞,甚至因为学习难度加深,完成作业压力大,学生学习热情不断下降。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的教学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忽视学生这个最具有丰富个性的能动主体;在教学中只重视了对教法的研究,忽视了对学习方法的研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已经不只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这就为我们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要求,联

3、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高瞻远瞩,提出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观点。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眼光独到地提出了“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就能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就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办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学习方法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我们总结出以下的学法指导的方法:  1.鼓励主动学习,给学生尝试,摸索学法  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传授知识的任务将事半功倍。过去我们的教学活动大多是教师按事先准备好的内

4、容和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教师几乎包揽了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而没有学习者主体的参与,真正的学习就不会产生。所以我们在探索中,就注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积极地尝试,摸索学法。针对一些比较浅显的课文、短文时,也可以安排学生讲授,授课的学生准备得认真细致,听课的学生即羡慕又津津有味,课堂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生活的舞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让他们体会到了自己设计学法,参与设计的无穷乐趣,同时也拉近了师生的关系。  2.提示方法  

5、教师运用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习过程,会对学生掌握学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时,我们可以将学法理出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练有方向,学有方法。  首先,我们注重抓提示学法的“火候”,即激发掌握学法的兴趣。这从非智力因素考虑,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其次,注意从学习成功的学生经验中筛选,让学生互学方法,使学生随时随地、多种途径地明确学法。再次,抓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重点指导。例如,我们注意到学生在应用题审题上,对题意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直接理解或机械理解上,不善于间接理解,灵活理解,常不能用自己的语

6、言复述题意。如应用题“小红有8个苹果,比小明少2个,小明有几个?”这题有哪些条件,学生总说“第一个条件是小红有8个苹果,第二个条件是比小明少2个”。这里学生对第二个条件的回答就不够深入,不能进一步地反映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也反映出学生没能完全领会题意。准确回答应是“第二个条件是小红比小明少2个苹果”。如果这里匆匆而过,久而久之,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会滋长学生思维的惰性。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的讨论,使学生的理解很快加深了,也让学生知晓了思维的角度选择得当,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

7、法。  3.总结评价,实现学法的内化  有评价,才能辨别方法的优劣,以利扬长避短,完善学法;有总结,才利于使学法示范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启发学生发现了好的方法,如何及时提倡;遇到不当的学法,如何及时纠正。每堂课结束时,我们在对知识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习方法也回顾归纳。把零散的,点滴的学法总结起来,组建示范性的学法系列,让学生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乃至学习品质。  4.给以学法应用的快乐  “学以致用”是认识论的原理,也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这里的“学”我们理解为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包括学习知识

8、的方法。学到了一种方法,“致用”才算真正发挥了价值。因此,我们常常提供一些实践活动或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以获取应用的快乐。如:对于相近的学习内容,我们的教学常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如“三角形面积公式”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以平行四边形知识为基础,通过两个相同图形拼接而获取的。因此,前者所采取的操作指导尽可能详细,以便让学生尽快摸到操作要领,掌握方法,而在后者的教学中要适当放手,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这样,学法指导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就达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