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说课及反思(1)

将相和说课及反思(1)

ID:16003812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7

将相和说课及反思(1)_第1页
将相和说课及反思(1)_第2页
将相和说课及反思(1)_第3页
资源描述:

《将相和说课及反思(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将相和》说课及反思旬邑县逸夫小学焦芳妮《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五组的第1篇课文,本文是根据名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主要由“完璧归赵”“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构成,主要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的故事理念。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是: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3.通过学习感受并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及廉颇知错就改等优秀品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导课时,我引导学生在回顾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渑池之会”

2、和“负荆请罪”两个小故事。在学习这两个故事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与整理,并同时能引导他们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最后为加深同学们对“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印象,我让学生进行临场表演,这样不但使他们更深刻的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同学们学习兴趣较高、教学效果良好。纵观本节教学亮点不少,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不够信任,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学习新知,而是整节课都是

3、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如:引导学生总结出本文的两个故事时,教师说得太多,语言过于罗嗦,没有真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教师虽然教给了学生知识,但是,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上还是比较欠缺,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2.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对课文背景资料介绍比较欠缺,如:周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前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

4、两大强国之间。“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通过学生对课文背景的了解,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对学生进一步体会故事中人物形象也有很大的帮助。3.在引导学生感受完人物形象之后,教师没有再次引导学生深入故事情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可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如果你是当时的秦王或者蔺相如,你会在“完璧归赵”中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当时的赵王或者蔺相如,你会在“渑池之会”中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当时的廉颇你会负荆请罪吗?如果你是蔺相

5、,如你会对负荆请罪的廉颇说些什么呢?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后又会有什么举动呢?、、、、、、可以通过此方法学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已达到学生加深理解人物性格特点的目的。总之: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打破“教师讲、问-学生听答”的常规教学模式,应尽力做到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既让他们经历学习的过程,又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