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书史 复习资料

中国秘书史 复习资料

ID:16009487

大小:89.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8-07

中国秘书史 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秘书史 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秘书史 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秘书史 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秘书史 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秘书史 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复习资料1.诽谤之木:部落联盟时期,尧根据舜的建议,命舜在土阶前树立一根木柱,让百姓在上面书写意见,指出自己的过失,以修明政治,称为~,由于此木是舜受命而立的,舜又名重华,所以又称华表  2.祭祀史官:是商朝史官的类型之一,专管各种祭祀,安排一切祭祀仪式。他们类似于现代负责大会或典礼的筹备,组织,服务的人员  3.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  4.卜辞:是商朝占卜时成句的贞卜文字,其内容以商王的活动为中心,其主要的殷商自武丁到纣王105年间的事情,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科学技术,等方面,是殷商王室活动的

2、真实记录,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5.太史寮:是商朝末年出现中央秘书机构。随着商朝统治区域的扩展,人口的激增,国事日趋繁忙,作为辅助管理者的秘书人员增加了,这样导致了秘书机构的出现,以便将秘书人员组织起来,有效处理各方面的事务。太史寮的主官称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各异的史官,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事宜  6.卿事寮:是西周时期三公之下设置的执掌政务的官署,它以太史寮为辅助部门,作为与下属联系的秘书机构,史籍上将二者合称为“卿事寮”  7.金文文书:商朝时期,人们开始在青铜器上镌刻文字,起初很简短,有的仅一个字,有的刻上姓名以示归属,渐渐地,文字

3、多起来,最长的有45个字,被称为“铜器铭文”,又称“金文”或“钟鼎文'.他们的字体类似甲骨文,已初步具有史书的性质,所以,称之为~  8.简牍文书:是刻在竹片或木片上的文书,主要用于记事。刻写在竹片上称竹简,也称,简策,汗简,简册,杀青;刻写在木片上的称木牍,版牍  9.盟书:是西周时期,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各诸侯国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杀牲血,对神盟誓而订立的协议,它没有命令的性质,而是各方均共同遵守的规则  10.天府: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西周时期,由于档案种类,数量增多,档案业务更加复杂,因而设立了天府来收藏保管档案  11.尚书台:西汉成帝时,为削弱相

4、权,将尚书组成独立的官衙,称尚书台,其办公处设于皇宫内。尚书台的设立,标志着新的秘书机构正式形成,开始将丞相府的秘书职能转移至皇宫来,使它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12.试吏法:是秦朝地方政府的秘书官吏的选用方法。所谓试吏法,就是根据各地民意反映,对地方闲散人才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召集有关人士,由县以上官员对他们目测外貌,口试问题,选其中较优秀者,派至县,乡当秘书吏员  13.铁券:是皇帝将封赏勋臣宿将的记录券刻于铁片上形成的文书,它既表示珍重,珍贵,又便于长久保存,  14.避讳制度:皇帝为维护自己的威严,命令无论是自己颁布的制,诏,臣下上呈的奏,议,还是吏官的记载,或

5、各级官府的文书中,凡遇到皇帝名字的字,一律以其他字,词代替,连与皇帝名字音近似的字也不准用。这种制度称作避讳,形成于秦朝  15.门下省:晋朝皇帝将皇宫中的侍中,常侍,给事中,黄门侍郎,谏议大夫,起居郎等秘书官员组织成一个新的秘书机构,称门下省,在皇帝左右议论大政,出纳诏命,办理交付事项  16.骑缝,押缝制度:骑缝即在两张粘连的公文纸的连接处加盖印章;押缝即在两张公文纸的粘连处或公文末尾署名,又称押字或押尾,这一制度根据纸制公文的特点,起到了防止公文伪造,保证其真实性的作用  17.连暑制度:也称联暑制度,即几位官员在同一公文上联合签署姓名,以表示对该公文内容共同负责

6、  18.通事舍人:是隋朝设置的中书省内重要的秘书官员。职掌相当于前代的竭者,皇帝临朝或朝廷大典时,负责引见,通奏,安排百官的进退,位次排列,并收受四方通表,有时也代表皇帝慰劳出师的军队,按月慰问将军家属,造访地方名士,长者,迎接回朝的军队  19.经筵官:宋代除了起草制诏,参谋顾问的翰林学士以外,设有一些冠翰林学士之名而不属于学士院的官,有“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称为”经筵官“在皇帝左右进讲书史,相当于皇帝的学习秘书  20.匦使院:是武则天执政时设立的信访机构,武则天称帝后,为了打击政敌,巩固皇位,采纳臣下鱼保家的建议,铸设铜匦,奖励告密。特地命令中书省设立

7、匦使院,以谏议大夫及阙,拾遗各一人。为知匦使,主持院务,组成了中央信访机构  21.南北枢密院:是辽代北面官系统中的国家机构之一,它分掌文辁,部族,丁赋和兵机,武铨,群牧之事,是全国军,政中枢,,分别置有林牙,知院贴黄,知圣旨头子事,掌院头子等官,负责秘书工作  22.幕职官:金朝皇统年间,为了行文方便,规定判官,掌书记,主薄等统称“幕职官”  23.六科:明朝时期,由于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处理国务,需要在他与六部之间建立一个联系机构,由此产生了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作为协助皇帝处理六部事务的秘书机构  24.秉笔太监:是明代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