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九上白朴天净沙·教案

沪教版语文九上白朴天净沙·教案

ID:16015601

大小:2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7

沪教版语文九上白朴天净沙·教案_第1页
沪教版语文九上白朴天净沙·教案_第2页
沪教版语文九上白朴天净沙·教案_第3页
沪教版语文九上白朴天净沙·教案_第4页
沪教版语文九上白朴天净沙·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沪教版语文九上白朴天净沙·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四 天净沙 秋教学目标1. 在诵读吟咏中感受曲中创设的意境,体会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2. 体会本曲的语言特色,学习鉴赏表现秋景的意象。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在读读背背中感受作者挑选不同的意象进行写景的作用。2.  难点:体会作者借助特有的物象传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交流导入激发兴趣1、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诗句是写秋天的?你觉得诗人通过描绘的秋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备用: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今天我们来看看元代的文学家白朴

2、在他的散曲中是如何来写秋天的。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以写秋为主题的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通过秋天传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导入对本曲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古诗词入手,意在引导、激发学生对本曲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2、集体朗读散曲,此曲中作者是如何来描写他眼中的秋景的?朗读散曲,初步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描写秋景的效果。(引:找一找此曲中作者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在这个景物前,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修饰它?)3、朗读第一句中的景物。问:这些景物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4、让学生再

3、读第二句中的景物。这些景物又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秋天?5、显然这首散曲中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秋天,这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两者是如何连接起来的?诗人想要借此传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能找全曲中秋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萧索、寂寞的;美好的、恬淡的、平静的;对比飞鸿一点影下。能联想到《点击》,归纳出:远离官场那种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有生机的乐土。或者是: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检测学生自学的情况,为下面研读写景如何选择特殊的意象表达情感作铺垫。检测预习中对

4、诗人情感的初步认识。6.再让学生齐读本曲,有新发现吗?能补充没有想到的情感。研读文本,体会写景中的意象对情感表达的作用A引:想一想第一句中,作者为什么挑选孤村……寒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女生们再朗读“孤村—寒鸦”。(或者:这些景物容易让我们产生哪些情感?为什么?)B引:可以改写为白云、朝霞、小树、喜鹊吗?C引:那么,第二句为什么挑选“青山……黄花”写情呢?(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男生再读。7、齐读全曲,体会作者创设的意境和传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能发现“孤村”、“落日”等景物容易使人联想到(诱发)伤感、

5、凄凉的情绪。孤村:落单的村庄聚集不了旺盛的人气;落日:虽然美丽却没有多大的热量;残霞:虽然美丽却已破残。两者均不完美;老树:落叶高龄,了无生机;寒鸦:叫声凄凉,引人伤感。这些景物虽美但都有缺陷,容易引发人们的伤感。这些景物充满生机,表达的情感是喜悦、欢乐,与下句重复了。青山绿水:充满生机。白草红叶黄花:色彩艳丽、多变。这些景物不仅美丽,而且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不息,容易引发人们看到生命的本质,乐观地面对生活。同时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语言能力及对生活、人生的认识等,进一步去感受,不断提升自己炼意、构思、感悟的能

6、力。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选取的意象产生了怎样的意境,传达出怎样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初步懂得写景时选怎样的景物来表达情感是鉴赏诗歌魅力的主要途径。D引:现在你能否体会出/作者在整首散曲中/传达出的生活态度/究竟是什么?8、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将两种截然不同的秋景放在一起来表达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呢?E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作者写这首散曲时的历史背景/这个因素。积极乐观的对待人生,充满希望地去选择自己向往的生活。用前者引出后者。作者白朴出身于官僚士大夫之家,他经历了金、元、宋的朝代更替,常为自己一生多祸患

7、的身世而伤怀,同时也为故国易代,田园荒芜而感伤悲戚,所以他通过词曲来倾诉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他对世界的认识受到其父白华和著名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影响,趋向于达观、积极,他向往寄情于山水的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所以他多次婉言谢绝出任朝廷官员。因此在本曲中就出现了诗人借助两种不同的秋景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拓宽对诗人写作意图的理解。F引:将两种不同的秋景结合起来,把作者在伤秋之后表达的积极人生态度引导出来的是哪一句?9、再读、背诵。抒发自己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这其实也正是他热爱隐居生活的人生理想的写照。飞鸿一点影下反

8、馈布置预习10、用今天学习所得的诗歌鉴赏的方法,将《四块玉*别情》改写成200字左右的语体文。11、默写这首散曲。检验学习效果并预习《四块玉*别情》。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3月23日(第3周)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