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的变迁.doc

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的变迁.doc

ID:16077801

大小:11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7

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的变迁.doc_第1页
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的变迁.doc_第2页
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的变迁.doc_第3页
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的变迁.doc_第4页
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的变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的变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清代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文化变迁李满喜新疆师范大学内容提要:清朝统一新疆后为了戍边屯垦从内地调集大批军队驻防新疆。察哈尔蒙古作为其中的一支,于乾隆年间,分两批从张家口等地西迁至新疆博尔塔拉和塔城等地。察哈尔蒙古西迁后,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戍边换防、收放官办牲厂的牲畜,回复畜牧业和农业经济察哈尔蒙古对新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关键词:清代察哈尔蒙古西迁新疆的稳定与发展窗体顶端请键入文字或网站地址,或者上传文档。Summary:AftertheunificationoftheQingDynast

2、ytotheborderareasandsettlementsfromtheMainlandandthemobilizationoflargenumbersoftroopsstationedinnortheasternXinjiang.ChaharMongoliaasoneoftheone,intheQianlongperiod,twogroupshavemovedwestwardfromtheZhangjiakouandotherplacesinXinjiangAutonomousandTachengandoth

3、erplaces.ChaharMongolwestward,thebear'smaintaskistoborderareasandrotations,livestockretractablegovernment-runfactoryofferings,respondtotheagriculturaleconomyduringtheQingDynastyonthestabilityanddevelopmentplayanimportantrole,whilepromotingtheirowndevelopment.K

4、eywords:QingChaharMongolwestwardstabilityanddevelopmentinXinjiang察哈尔蒙古,是成吉思汗先世孛儿只斤家族的直系后裔。察哈尔,《明史》称“插汉儿”,又称作“插酋”、“插汉”,蒙古旧部落名。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元朝灭亡,原元朝帝室由大都(今北京)退往上都(今多伦西北正蓝旗东上都河北岸),蒙古内部自此陷入长期的封建主互争雄长的局面。明成化十六年(1480),成吉思汗十五世孙巴图蒙克被扶立为汗,号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达延汗自领左翼,设帐于

5、察哈尔境内。1604年,蒙古林丹汗继位。林丹汗时察哈尔成为蒙古强部,当时后金势力和影响已波及到蒙古边缘各部。林丹汗与明联合,共同抗击后金努尔哈赤势力。后金天聪八年(1634),林丹汗兵败西退青海,其子孔果尔额哲率部降后金,被封为亲王。康熙十四年(1675),额哲之侄布尔尼举兵反清,布尔尼兵败身亡,余众被迁至宣化、大同边外,编为察哈尔八旗,,分左右两翼,并在张家口设立都统,管辖察哈尔八旗军政事务。为内属蒙古。18世纪50年代末,清政府实现了对新疆的统一。清政府视伊犁为军事、政治中心,认为“伊犁入我版图,控制辽阔,不得

6、不驻兵弹压”。(1)为了充实边防,清朝在北疆实行驻防兵制,从内地派遣满、锡伯、索伦、察哈尔八旗兵组成4营驻守伊犁。察哈尔蒙古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西迁至新疆。一.察哈尔蒙古西迁的经过1.察哈尔蒙古西迁的原因(1)军事防御民族迁徙是古代中国民族历史发展中常见的现象,古代少数民族的迁徙原因、迁徙地区、迁徙规模、迁徙方式等,都与当时的中央王朝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清中叶乾隆皇帝统一新疆后,如何筑牢新疆军事防御屏障,建立永久稳定的边防体系,亦是核心问题。虽然清朝统一新疆并新疆进

7、入了相对稳定平和的历史时期。尽管这样,内外忧患仍没有根绝,内部动荡和外部袭扰的威胁随时都有暴发的可能。另一方面,尤其是准噶尔部众在战乱中溃散,伊犁等地的维吾尔族居民被迫散落到异地他乡,伊犁地区“地闲人空”,成为任何一个图谋不轨者图挑衅滋事、进而藏身潜匿的选准之地。因此,要大力加强边防力量,安抚边民,防御外来侵略等诸多事务,成为清政府当局为之焦虑的大事之一。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在新疆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驻惠远城后清政府决定从内地派遣大量官兵来伊犁等地筑城驻防,戍边垦殖。至此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

8、,遣满洲、索伦、察哈尔、厄鲁特、锡伯兵丁携眷移驻伊犁,分别组成“满营”、“索伦营”、“锡伯营”、“察哈尔营”“厄鲁特营”,供伊犁将军控驭调遣。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内属蒙古的察哈尔八旗兵中的一部分也随之西迁至新疆。10(2)新疆边境地区的现状及新的边防方略的弊端由于战争战线之长,耗尽精力,拖垮士气并造成北疆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耗资巨大,得不偿失。“当时新疆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