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表现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表现

ID:16083385

大小:3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7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表现_第1页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表现_第2页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表现_第3页
资源描述: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骨折断端对位线和成角的X线诊断1)骨折的对位和对线关系:完全性骨折,要注意骨折断端的移位。确定移位时,在长骨以骨折近端为准,借以判断骨折远端的移位方向和程度。骨折端可发生内外或前后移位,上下断端亦可相错重叠或分离,重叠时必然有内外或前后移位。骨折端还可以有成角,即两断段纵轴形成大小不等的交角。此外,骨折还可发生旋转以为,即断端围绕该骨纵轴向内或向外旋转。2)上述骨折断端的内外、前后和上下移位称为对位不良,而成角移位则称为对线不良。骨折的对位及对线情况与预后关系密切,故应注意观察。X线摄影至少需正、侧位,而观察旋

2、转移位,则需将骨折远近两个关节摄入。在骨折复位后复查时,应注意骨折断端的对位和对线关系。2、儿童骨折特点和Colles骨折含义1)儿童骨折特点: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时,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由于骨骺软骨不能显影,所以它的骨折线并不能显示,X线片上只显示为骺板、骺线增宽或骺与干骺端对位异常,还可以是骺与部分干骺端一并撕脱。在儿童,骨骺柔韧性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看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3、即青枝骨折。2)Colles骨折:又称为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3、椎间盘突出X线片、CT及MRI诊断1)X线片:①椎间隙均匀或不对称性狭窄,特别是后宽前窄;②椎体边缘,尤其是后缘出现骨赘,系因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③脊椎排列变直或有侧弯现象;④髓核向椎体突出可于椎体上面或下面形成一圆形或半圆形骨质凹陷区,其边缘有硬化,称为Schmorl结节,可对称见于相邻两个椎体的上下面,并可累及多个椎体,常见于胸椎。⑤椎间盘结构属软

4、组织密度,X线不能直接观察,仅靠椎间隙和椎体骨质改变等间接征象,推测病变的存在,诊断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临床拟诊断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一般都应行CT或MRI检查。2)CT:CT上椎间盘的密度低于椎体但高于脊膜囊。据椎间盘变行的程度由轻到重可分为椎间盘变形、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①椎间盘膨出时,CT表现为椎间盘的边缘均匀地超出相邻椎体终板后缘,椎间盘后缘与相邻椎体终板后缘形态一致,即向前微凹,也可呈平直或对称性均匀一致的轻度弧形。②椎间盘突出时,直接征象是突出于椎体后缘的局部性弧形软组织密度影,其内可出现钙化;间接

5、征象是硬膜外脂肪层受压、变形甚至消失,硬膜囊受压和一侧神经根鞘受压。CT显示颈椎间盘突出要比腰椎困难,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比较薄,颈段硬脊膜外脂肪少,对比差的缘故,因此需用更薄层厚进行检查。3)MRI:椎间盘可在MRI上获得良好显示。正常椎间盘的髓核和纤维环的内侧部的水分较纤维环外侧部和前、后纵韧带为多,在T1WI上前两者呈稍高信号而后两者呈低信号,在T2WI上前两者呈高信号而后两者呈低信号:①椎间盘变性时,其水分丢失,T2WI上其高信号消失,矢状面上还可见椎间盘变扁。②椎间盘膨出时,除有椎间盘变性的改变外,矢状面上

6、可见椎间盘向前后隆起。在横断面上膨出的椎间盘均匀超出椎体边缘,也可表现为椎体后缘光滑的弧形影,突向椎管,此时与轻度椎间盘突出很难区分,但硬膜囊和神经根鞘受压不明显。①椎间盘突出时,在矢状面图像上,突出的髓核呈半球状、舌状向后方或侧后方伸出,其信号强度与其主体部分一致。横断面图像上,突出的椎间盘呈三角形或半圆形局限突出于椎体后缘或后外侧缘,边缘规则或略不规则。CT所能显示的硬膜外脂肪层受压、变形、消失以及硬膜囊受压和神经根鞘受压等均可在MRI上活得很好的显示,此外,MRI还能直接显示脊髓受压,上述改变在T2WI上表现

7、更明显。4、急性化脓性骨髓炎X片、CT及MRI诊断1)X线平片:A、在发病后两周内,虽然临床表现明显,但平片检查骨可无明显变化。如周围软组织显影良好,则可见一些软组织改变:①肌间隙模糊或消失;②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③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影,靠近肌肉部分呈纵行排列,靠外侧者则呈网状。变化较为广泛,系软组织充血、水肿所致,虽无特征性,但结合病史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应作追踪复查。B、发病两周后可见骨改变。开始在干骺端骨松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继而形成多数分散不规则的骨质破坏区,边缘模,其内骨小梁模糊、消失

8、。以后骨质破坏向骨干延伸,范围扩大。可达骨干2/3或全骨干。小的破坏区融合而成为大的破坏区。骨皮质也发生破坏。有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C、骨膜受炎症的刺激,出现增生、骨化,表现为一层密度不高于骨干平行的新生骨,可为单层、多层或花边状。病程越长,则骨膜新生骨越明显。骨膜新生骨广泛则形成骨性包壳。骨膜增生一般与骨的病变范围一致。D、由于骨膜掀起和血栓性动脉炎,使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