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辍学背后:从间接惩戒到故意无视

隐性辍学背后:从间接惩戒到故意无视

ID:16092507

大小:4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7

隐性辍学背后:从间接惩戒到故意无视_第1页
隐性辍学背后:从间接惩戒到故意无视_第2页
隐性辍学背后:从间接惩戒到故意无视_第3页
隐性辍学背后:从间接惩戒到故意无视_第4页
隐性辍学背后:从间接惩戒到故意无视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性辍学背后:从间接惩戒到故意无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隐性辍学背后:从间接惩戒到故意无视农村寄宿学校中的中国子代(三)    □社会资本对教育惩戒权胜利的背后,并不意味着家长对学校的胜利,因为最后的吃亏者往往依然是学生    □从“直接惩戒”到“间接惩戒”进而走向“故意无视”的冷性暴力,折射出底层乡校在村落教育变迁中对学生管理的无奈    □被标签化的失败者在其他校园日常生活中寻找个体意义以摆脱失败魔咒,这意味着自我放弃下,隐性辍学的发生可能会变成一种略带英雄主义色彩的抗争    当今社会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关爱与现实的学校规训彼此混淆。它

2、不是通过恢复留守儿童在校园里的“主体性”和“自由空间”,而是用无数的“禁止”和“规训”去弥补教师,尤其是生活教师的不足。    “保证安全即是给予关爱”的潜在逻辑恰恰偏离了关爱体系建构最为核心的精髓:在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现实下,如何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真正喜欢的地方。由此,在这套关爱体系南辕北辙的持续性实践下,中国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中的留守儿童往往可能越被关爱,却越陷入规训和抗争的痛苦中。    笔者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底层孩子阶层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及策略干预研究》持续深入中国底层乡

3、校,揭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背后,西部寄宿制学校中底层孩子们的日常微观生活世界。    间接惩戒变成冷冰冰的量化数据管控    惩戒权和奖赏权都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传统惩戒术逐渐变成一种高难度的艺术,因其边界的难以掌控而渐渐远离了日常教学,对肉体疼痛的规训与惩戒日益变为一种对欲望和既有便利的剥夺,其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对文明生、流动红旗与文明班的评选。    学校通过严密的学生自组织体系和学校德育组织体系建立起严密的量化监测系统,并通过每日分值与专项检查加减结合的办法,确立了对以班级为单位的共同体内部成员的集

4、体监督与个体约束网络,例如日常性的班务、住宿等加减分,将个体的日常行为与班级的目标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底层乡校中的学生个体在日常校园的生活,完全被冷冰冰的量化数据所管控。    通过奖励和惩戒的量化评分机制,学校官方的主流价值观得以交替渗透、传输。在具体加减分执行中,因为奖励相对于惩戒的分量不足够大,以至于需要通过不受惩戒来获得文明、先进等奖励——    一方面,将个体行为与班级荣誉紧密相连,个体行为时刻受到班级共同体成员中“他者”的日常监督,同时也受到个体之于集体的内心责任感约束,获得流动红旗和文明班级被

5、来自官方的权威者——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时刻强调,成为盛行于班级内部毫无争议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严密的加减分使个体日常行为时刻被从校长到老师到职工到同学的所有人全面监控,日常行为变成官方刻意制造为获取“个体——集体”荣誉欲望的共同性表演,最后通过量化的公式和每周时刻更新的数据,规范个体达成学校主流文化的行为期许。    另一方面,这种行为期许显然将个体与集体之间自然发生的内在关系推向一种断裂的极致:当个体行为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变成一种需时刻内在警惕和焦虑的极致性表演后,发自内心的个体自由在屡次不经意的间接惩

6、戒下极易使个体抛弃荣誉欲望的期许,而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反抗性心理。当越来越多的个体因不断的扣分(间接惩戒)而集聚日益增多的反抗性心理潮流时,个体抱怨开始冲撞非真实稳固的集体欲望。伴随着学生帮派这类次组织形式的萌生与发展,“弱者”的日常抗争,得以迅速彻底解构官方主流价值观下刻意建构的集体荣誉欲望的共识。    新型惩戒术:剥夺个体既有便利    取消住宿便是这样的一种新型惩戒术,并逐渐演变成了间接惩戒中更严厉的规训手段。它本质上使当事主体不会将之与体罚相联,却又将直接的显性痛楚转化为间接的更为柔化和隐性的痛

7、楚,并将瞬时性和情景性的痛楚拉到日常中,并被延长。    以云乡学校九年级学生黄明、李万和八年级学生杨刚所受到的惩戒为例。    12月1日,黄明和同学李万趁下午每天一次出校门倒本班垃圾的时间,到校外小超市打了两斤白酒,倒入提前准备好的空矿泉水瓶里,并躲过门卫的检查,带入校内。    晚上9点下课后,他们把酒带入宿舍,并迅速洗漱完毕,假意入睡。因为“坏小子”黄明是德育老师邓畅的重点监测对象,所以这是黄明不想引起邓老师格外注意的策略。对于底层的少年们而言,乐子是无时无刻都需要被制造的:一方面它是解构学校日常琐

8、碎生活的工具和方式,另一方面也是掩盖和保护自我不当和潜在不当行为被惩戒的重要武器。    邓畅循例进入黄明宿舍,见他早早上床睡觉,便表扬了他。黄明用撒娇的语气幽默回应了邓畅,并引起宿舍一阵戏谑式的哄笑。之后,邓畅安心离开。    但是,熄灯后的前30分钟是绝对的危险期。因为前30分钟是寄宿制学校中被时间作息表规训压抑一天之久的孩子们的集体心理释放期,生活老师会不定时地到宿舍区来回走动,干预说话违纪行为。当说话声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