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八) 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八) 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含答案

ID:16095448

大小:1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7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八) 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含答案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八) 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含答案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八) 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含答案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八) 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含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八) 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八)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读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的相关示意图,回答1~2题。1.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2.表示形成新月形沙丘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A.①B.③C.④D.⑤解析:1.B 2.C 第1题,根据图示①②为风化、侵蚀两种作用,两种作用可相互促进。③为搬运作用,④为堆积作用,⑤为固结成岩作用。第2题,新月形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读下面的两幅自然景观照片,完成3~4题。3.形成甲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2、地壳运动       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4.乙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解析:3.C 4.A 第3题,甲图所示景观是典型的风蚀蘑菇,在我国多见于西北内陆,是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第4题,由乙图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可知该景观受海水影响较大,是海水长期侵蚀形成的。该景观是海岸风光,但不属于热带自然景观。海南风光在夏季观赏效果更好。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5~6题

3、。-4-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5.上图中丙地貌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A.变质岩B.花岗岩C.玄武岩D.石灰岩6.关于上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B.乙图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C.丙图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D.丁图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解析:5.D 6.D 第5题,丙图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第6题,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和沙漠地区。近年来,台湾省已成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到野柳地质公园游览的游客,多去欣赏海边奇岩怪石的自然景观,最著

4、名的有女王头、烛台石、龙头石等。据此回答7~8题。7.形成这些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8.造成开罗附近“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风化和风蚀作用解析:7.D 8.D 第7题,海边奇形怪状的岩石主要是由海浪侵蚀造成的,故D项正确。第8题,开罗地处热带,不可能出现冰川;“狮身人面像”所在地点并不临海,不可能受到海浪侵蚀作用影响;“狮身人面像”是雕塑,河流不可能侵蚀其面部;该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以风化和风蚀作用为主。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

5、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完成下题。-4-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9.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向斜成谷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解析:选C 内蒙古高原上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没有山谷、断层地形的影响,A、B错。河流的河曲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对。风力侵蚀形成的是风蚀城堡,雅丹地貌,不是河曲,D错。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下图完成10~11题。10.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

6、脊走向基本平行11.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解析:10.B 11.A 第10题,梯田田埂是水平田地的护坝,应与等高线平行。第11题,修筑梯田主要是改变山坡的形态,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扩大了耕地面积。二、综合题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2)图中B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沙丘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_。(4)如果C处为石灰岩,C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

7、________地貌。南方此地貌区降水量大,为何地表易缺水?(5)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等。-4-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解析:读图可知A是风力侵蚀作用的产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其形态类似蘑菇,故称风蚀蘑菇。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由岩浆经过冷凝作用形成,与其接触处是变质岩,其上覆岩石是沉积岩,由图中不难分析发生的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