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湘教版必修1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湘教版必修1

ID:29664184

大小:347.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检测(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1.关于地质作用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A.地质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B.地壳始终在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和变化起着主导作用D.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占优势解析:选A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读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2~3题。2.按照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M半岛位于(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C

2、.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3.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陆地区域边界B.板块生长边界C.海洋区域边界D.板块消亡边界解析:2.D 3.B 第2题,结合板块划分,亚欧大陆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第3题,红海属于东非裂谷带的一部分,处于板块的张裂地带,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回答4~5题。4.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A向B由老到新5.图中长腰山是(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

3、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解析:4.D 5.B 第4题,图中出露地表的各岩层中,A处岩层最老,故自A向B,岩层越来越新。第5题,由长腰山所处的地层剖面可以看出其岩层是向下凹陷的,应为向斜构造,此处地形是向斜成山,故B项正确。读图,回答6~7题。6.图示地质构造为(  )A.背斜构造       B.断层构造C.岩浆侵入构造D.褶皱构造7.若图中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  )A.Q地地下可能贮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B.Q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C.在P地向下钻探可找到岩层④所含资源D.P地地下水丰富解析:6.D 7.B 第6题,图

4、中Q地岩层向下弯曲且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故Q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P地岩层向上拱起,且中间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故P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图中岩层无明显的断裂。因而图示地质构造为褶皱构造。第7题,P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但不利于地下水的汇集;由图可知,P地顶部岩石被侵蚀,岩层④缺失,故在P地钻探不可能找到岩层④所含的资源。Q地为向斜,不利于油、气的贮藏。但在其地下有岩浆岩的侵入,使靠近岩浆岩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其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的分布。读图,根据要求完成8~9题。8.对于图中解释合理的是(  )A.图中

5、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B.该地地下一定有石油蕴藏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9.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  )A.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B.保护植被,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C.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D.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解析:8.C 9.B 由图可知该地为褶皱构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庐山是断层上升岩块形成;该地无断层,地质较稳定,但以山地地形为主,工程建设应注意保护植被。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10~11题。10.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

6、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11.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B.乙处为背斜成谷C.丙处为地垒成山D.丁处为地堑成谷解析:10.A 11.B 第10题,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及新老关系可知,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背斜顶部适宜储气,故在a处易发生瓦斯爆炸;b处为向斜,利于储水,在此地开采易发生透水事故。第11题,乙、丙地貌的形成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处为背斜成谷,丙处为向斜成山;丁处为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易被风化和侵蚀,形成沟谷与河流。二、综合题

7、12.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处的地形属________山地。(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选)(  )A.渭河平

8、原B.长江三峡C.汾河谷地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___处(填数码)打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