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课件

传染病防治法课件

ID:16100347

大小:425.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8-07

传染病防治法课件_第1页
传染病防治法课件_第2页
传染病防治法课件_第3页
传染病防治法课件_第4页
传染病防治法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防治法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染病防治法预防保健科东雪卓玛2016年6月2日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的概述传染病防治法总则有关规定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保障措施法律责任2传染病防治法的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源性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3传染病防治法的概述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传染病防治法是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的概述传染病防治法总则有关规定传染病的

2、预防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保障措施法律责任5传染病防治法总则有关规定传染病法的总则分九个方面:(一)立法的目的: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二)方针和原则: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6传染病防治法总则有关规定(三)规定传染病的病种,分类及管理;甲类:2种鼠疫、霍乱。7传染病防治法总则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乙、丙、戎、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

3、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陪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1期、2期、3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8传染病防治法总则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

4、病。备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小时内网络报告。9传染病防治法总则(四)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或地位的原则性规定。1,领导防治工作。2,制定,组织实施。3,建立,健全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体系,各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防治工作。(五)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研究工作及国际合作。(六)社会参与共同防治传染病。10传染病防治法总则(七)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八)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

5、位和个人方面的奖励与补偿。(九)本法的效力范围及受本法约束的单位与个人的权力与义务。11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的概述传染病防治法总则有关规定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保障措施法律责任12传染病的预防1.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各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2.各级政府应对有计划的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保护本源,防治污染。3.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13传染病的预防4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源携

6、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人。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事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14传染病的预防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治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源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源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

7、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源微生物的扩散。15传染病的预防7.采供血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血液、血制品的质量。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的疾病。8..加强对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和自然疫源地的建设项目审批。16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防治法的概述传染病防治法总则有关规定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保障措施法律责任17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报告: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暴

8、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18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报告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医疗或卫生防疫机构报告。19传染病疫情的报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