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主义行为的概述

机会主义行为的概述

ID:16101583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7

机会主义行为的概述_第1页
机会主义行为的概述_第2页
机会主义行为的概述_第3页
机会主义行为的概述_第4页
机会主义行为的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会主义行为的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会主义行为的概述  机会主义行为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不完全如实地披露所有的信息及从事其他损人利己的行为。一般是用虚假的或空洞的,非真实威胁或承诺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如虚假广告、专利剽窃、偷税漏税、违约现象、偷懒行为等。  机会主义行为就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追求私利的时候,“附带地”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例如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河流,另一类则纯粹是以损人利己

2、为手段为自己谋利,如坑蒙拐骗、偷窃。机会主义行为使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处于混乱无序状态,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给社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具体到管理活动中,机会主义行为会降低管理绩效,使管理目标难以达成。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原因  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原因有多种。但最根本的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首先,机会主义行为源于人的逐利本性。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假设。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人们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人们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时,常常会走到机会主义上去。会借助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自

3、身利益,不惜损人利己。  其次,信息不对称和人的有限理性给机会行为存在提供了活动空间。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由于人具有完全理性能洞察现在和未来,以说谎、欺骗和毁约来谋取私利的行为都无从得逞。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这种观点更贴近现实。正因为人是有限理性的,他不可能对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一览无余,不可能获得关于环境现在和将来变化的所有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就可能利用某种有利的信息条件如信息不对称环境,向对方说谎和欺骗,或者利用某种有利的谈判地位背信弃义,要挟对方以谋取私利。机会主义行为的

4、内容与表现一、关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命题  作为自利倾向的机会主义不同于一般的自利,区别在于:自利行为受服从和遵守信用的约束,而机会主义不受此类约束。机会主义是指信息的不完整的或受到歪曲的透露,尤其是指旨在造成信息方面的误导、歪曲、掩盖、搅乱或混淆的蓄意行为。“它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实际条件或人为条件的原因,这种情况使得经济组织的问题大为复杂化了。”个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和行为的外部性,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个人可以采取欺诈、威胁等不正当手段以谋利。威廉姆森认为,由于某些交易的特殊性使交易双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掌握信

5、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偷懒、欺诈等手段获取个人利益。不对称性信息为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温床,而相应的收益则强化了个人的机会主义动机。  机会主义说明人的本性中损人利己的一面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机会就会行动。现实中,契约一方利用不对称的私人信息损害他人或组织以获取私利屡见不鲜。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问都会以机会主义方式行事。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在某些时间会采取这种行为方式。问题在于,人们事先很难知道哪些人在什么时候会以何种具体方式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使我们宁愿相信机会主义行为会随时发生。  人的

6、不完全理性使资源配置问题或效率问题被机会主义的行为加重了,市场交易活动因而变得十分复杂。如果说有限理性制约了决策最优程度,机会主义则影响他人的最优决策。不同利益的主体需求、信息及资源稀缺性的客观现实、交易中的人都有损人利己的动机,这些都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交易与合作的谈判次数、增加合同条款、严格检查、监督合同的履行等,这直接关系到交易费用的大小。其中,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与参数的不确定性是外生的干扰,人的机会主义和行为的不确定性乃内生的干扰。如果前者我们还有可能计算出各种结果的分布概率,那么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导致结果的分布概

7、率则无从测算。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行为的不确定性是真正的不确定。可以设想,当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结合在一起时将会对交易与合作的效率带来怎样严重的影响。价格机制不再作为有效解决协调和激励问题的唯一手段而起作用了,现实中的利益最大化、满足程度最大化只能有限地做到。在信息不完备的条件下,使得契约的设计非常困难,效率与时间的损耗不可避免。二、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  信息不对称引起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区分为事前机会主义行为和事后机会主义行为。事前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交易各方在签约时利用签约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或

8、隐蔽信息,交易的一方掌握着交易的某些特性,而另一方却在此无法观察或试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如隐瞒信息扭曲信息以签订利己的合同,故意扭曲事实真相、迷惑他人和混水摸鱼。在这种条件下,掌握私有信息的一方就会利用对方的无知为自己谋取利益。这被称为“逆向选择”。譬如,如果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率提高时,健康者将不愿投保,而体弱多病者则积极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