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等工作实施方案

2014年江苏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等工作实施方案

ID:16108124

大小:12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8

2014年江苏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等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2014年江苏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等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2014年江苏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等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2014年江苏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等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2014年江苏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等工作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江苏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免疫监测等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2014年江苏省免疫规划相关疾疫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了解、客观评价全省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免疫规划相关疾病人群免疫水平,提高全省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监测和防控工作的应急处置能力,制定本《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一、监测点选择要求监测点原则上根据各地区免疫规划相关疾病发病与流行情况和综合监测能力,重点项目地区由省疾控中心确定,其余由各省辖市按照省疾控中心要求推荐确定,并认真组织各监测点落实相关相关工作任务。二、监测内容包括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免疫成功率监测、疫苗效价监测和病原学监测等。三、监测对象与样本数量(一)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包括人群甲肝、乙肝、脊灰、麻疹、

2、流脑和乙脑等疾病免疫水平监测,其中:1.甲肝免疫水平:监测对象为0岁-、1.5岁-、2岁-、5岁-、10岁-、15岁-、20岁-年龄组健康人群,每组采集血样50份。2.乙肝免疫水平:监测对象为0岁-、1岁-、3岁-、5岁-、7岁-、10岁-、15岁-、20岁-年龄组健康人群,每组采集血样60-12-份。同时检测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3.脊灰免疫水平:监测对象为0岁-、1岁-、4岁-、10岁-、15岁-、≥20岁年龄组健康人群,每组采集血样50份。4.麻疹免疫水平:监测对象为0岁-、8月-、1.5岁-、5岁-、15岁-、25岁-、40岁-年龄组健康人群,每组采集血样50

3、份。15岁-年龄组监测对象增加一组流动人口,采集血样50份。5.流脑免疫水平:监测对象为0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40岁,每组采集血样50份,11月10-30日组织完成采血任务。监测15岁以下年龄组人群流脑免疫水平的,要注明注射流脑菌苗免疫史情况。6.乙脑免疫水平:监测对象为0岁、8月-、2岁-、5岁-、10岁-、15岁-、≥20岁年龄组健康人群,每组采集血样50份。于6月1-15日组织完成采血任务。(二)免疫成功率和持久性监测1.A+C流脑结合疫苗(北京祥瑞):每个监测点分别观察与统计3-5月龄150人、6-24月龄150人、2-6岁1

4、00人免疫学效果和免疫持久性等。3-5月龄健康婴儿从3月龄开始,每隔1个月接种1剂(0.5ml),共3剂;6-24月龄健康婴幼儿从6月龄开始,每隔1个月接种1剂(0.5ml),共2剂;2-6岁健康儿童,接种1剂(0.5ml)。分别于免前、最后1针接种后28天及全程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采血检测杀菌抗体。每份标本静脉血2.0ml,分离血清,于20℃以下保存。-12-2.甲肝(昆明所):每个监测点分别观察与统计18-35月龄组2000人、3-15周岁组2400人、16周岁以上组1600人。分别在甲肝灭活疫苗和甲肝减毒疫苗初免前28天,及全程免疫后28天、1年、

5、2年和3年,各采静脉血1ml,及时分离血清,无菌分成2份于-20℃以下保存统一待检。3.液体脊髓灰质炎疫苗(昆明所):分别随机选取1-2个乡(镇、街道)为监测点,每种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均选择60名无相关疾病史初免对象,在基础免疫前和全程免疫1个月后各采血1次。4.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和麻疹-风疹二联疫苗:麻疹-风疹二联疫苗选择8-9月龄初免对象,检测产生的麻疹和风疹抗体;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选择1.5岁接种对象,检测产生的腮腺炎抗体。分别随机选取1-2个乡(镇、街道)为监测点,每种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均选择60名无相关疾病史初免对象,在基础免疫前和全程免疫1个月

6、后各采血1次。(三)疫苗效价监测1.监测疫苗:液体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2.样品采集:采用定点监测与追踪监测相结合方法,分别自省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2个以上乡(镇、街道)接种点的冷库、冷柜、冰箱或冷藏包中采样,各点采集同一批号的液体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风疹疫苗各2支。-12-3.采集要求:疫苗采集批号要做到省、市、县、乡一致,监测点应在接种日时采集。采集疫苗应与免疫成功率监测的疫苗批号一致。采集疫苗样品必须按各种疫苗冷藏要求保存,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包括疫苗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日期等)。(四)病原学监测1.流脑、B型流感嗜血杆菌及细菌性

7、脑膜炎病例病原学监测全省每例流脑、B型流感嗜血杆菌及细菌性脑膜炎病例均应多途径采集标本(含脑脊液、血清、咽拭子、瘀斑血),并尽量在病人使用抗生素前采集。县(市、区)出现首例流脑病例时,辖区疾控中心要在病例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前采集咽拭子标本,以分离脑膜炎柰瑟菌。2.正常人群流脑带菌率调查开展人群流脑免疫水平监测的同时调查流脑带菌率,采集咽拭子标本,分离培养流脑菌株,分群鉴定所分离到的病原菌。3.流脑耐药性监测认真检测病例菌株或密切接触者菌株耐药性,耐药性检测方法推荐使用肉汤稀释法。4.麻疹病例病原学监测采集每例麻疹病人鼻咽拭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