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ID:16116796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8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_第1页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_第2页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_第3页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_第4页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南工业大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姓名:学号:2专业: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在医药领域,生物技术在预防、诊断和治疗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由此形成了高速成长的生物医药产业,这是目前为止生物技术最大的应用领域。生物医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第一家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制药公司--美国的Cetus公司,创建于1971年。到目前为止,美国生物制药业已有数百家公司,正在开发数千种药品。随着生物技术新药开发数量的增长,生物技术药品研发费用的增长速度将比其他药品更快。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增长率趋势是2003年到2010年

2、每年增长12-15%,随着更多的生物技术药品进入市场,销售增长率会增加得越来越快。生物技术药品已涉足于200多种疾病,其研究多数是针对癌症治疗,在传染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爱滋病、自体免疫性疾病、皮肤病等其他疾病方面的研究力量相当。总览生物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新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个性化药品    个性化药物是指适合于某一特定病人的药物。新技术的开发将使治疗方法产生了巨大的进步,使个性化药物的运用成为可能。生物技术使得我们能够区别遗传物质形成过程中的细微差异,了解每个病人在治疗效果、药物敏感性和副反应发生方面

3、的差异。如果知道一个人会对某个药物产生怎样的反应和如何代谢,医生就能在治疗前确定病人用什么药合适。    这些进步对医药产生了很大影响,制药企业可以生产更有效的药物。知道了药物对哪些人疗效好且副反应少,临床实验就可以在疗效好且副反应少的人中进行,医生就可以避免将处方药物开给使用效果不好或有严重副反应的人。这样,对于特殊人群有好处的药物就有可能被开发出来了,而不是被拒绝,新药开发的成本也就会降低。    病人将受益于使用合适的药物,不用再试用所有的药物或受大量的副反应的影响。医生的处方药物会及时发挥作用,治疗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见到效果,并且可以节省治疗

4、费用。    同时,个性化药物也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这些药物怎样使用?医生将说"遗传学上讲"还是"一般来说"?不同的医生的做法会相同吗?现在还不清楚怎样使医生将遗传学作为基本治疗方法的一部分。不经过学习和培训,我们也许不能获得个性化治疗带给我们的所有好处2、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取生物活性物质生物体内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作为药物,这其中微生物产物最为重要,现代医疗所用的抗生素、菌体药物、酶制剂、酶抑制剂等都是微生物发酵产物,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生产大多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法。酶抑制剂,对生物体内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称酶抑制剂,它作为医药产品的潜力是很大的

5、。。筛选的各种酶抑制剂,其中有的作为免疫促进剂,有的在进行动物试验。许多至今尚未攻克的疑难病症,将会通过酶抑制剂药物加以治疗及改善,该种药物将会成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药品。酶抑制剂研究中主要受各种酶和受体筛选模型的限制,因为靶酶和受体大多来自动物体内,数量有限不利于采用机器人进行大量筛选,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一些靶酶的活性中心或受体的配体、亚基等在微生物中大量表达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生物技术发酵还可以生产其它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有畄体激素、维生素、赤霉素、杀菌剂等。畄体激素是治疗关节炎的良药,特别是可的松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尤好。由脱氧胆酸为原料,以化学合

6、成法合成醋酸可的松,需32步化学反应,用黑根霉将黄体酮一步转化为11一a一轻基黄体酮,收率高达90%,省去了10个化学合成工序。后又陆续发现一些细菌、放线菌、酵母、霉菌菌株对畄体化合物中的一定部位均有转化反应,微生物在街体激素的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维生素种类繁多,许多为人体所必需,除鱼肝油外,过去大都采用化学合成法。随着发酵技术的日益发展,部分维生素如维生素B12、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可采用生物合成法生产。赤霉素对蔬菜有很好的增产效果,用赤霉素涂点棉花花铃能明显减少棉铃脱落,从而达到增产目的,我国已从稻恶菌病株上分离筛选出优良菌株,利用深层培养

7、法生产赤霉素,但生产能力不高,有待提高。3.利用动物、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来提供药物动物细胞或组织培养是直接从有机体得到的组织或将其分散成细胞后进行的培养。通过动物细胞培养,已可获得病毒疫茵、干扰素、激素、单克隆抗体、免疫制剂及特殊的酶和物质,随着基因重组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的进展,动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展现出越来越可观的工业化前景。近年来用300L和1000L的培养罐分别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和灰色脊髓炎疫苗。把植物细胞或组织从植物体内分离出来,并在比较简单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获得色素、香料、药品等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植物细胞与栽培植物相比,具有不受气候影响

8、、稳定供应、在控制条件下生产、可采用连续方法生产等优点,但由于目的产物产率很低、植物细胞生长缓慢等问题,利用植物细胞和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