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二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ID:16117539

大小:270.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08

专题二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1页
专题二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2页
专题二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3页
专题二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4页
专题二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二十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选修专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编制人:王廷营审核人:徐守坤编制时间:2012-4-18主任签字:【考纲要求】1.梭伦改革、商鞅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默罕默德阿里改革、1861年改革、明治改革、戊戌改革【专题知识梳理】一、梭伦改革1.社会背景(1)公元前,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社会矛盾激化。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贵族政府。(2)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2.主要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作用:。(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作用:。(3)按财产的多少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

2、不同的政治权利。作用:。(4)国家机构: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了新的政府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公民法庭。作用:。3.基本特点(1)改革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2)打击对象:奴隶主贵族。(3)改革获益:平民。(4)影响:奠定了雅典民主化政治的基础。(5)性质:。(6)局限性:贵族仍然享有较多的政治权利,贵族和平民的矛盾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具有不彻底性。4.梭伦改革对民主政治的作用: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1)经济措施稳定了公民团体,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使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民主政治

3、奠定了社会基础。(2)政治措施使下层平民得以参与国家政治,为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也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民主化开辟了道路。(3)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与东方“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4)克利斯提尼改革与伯利克里的改革正是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沿着梭伦的方向推进改革,才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二、商鞅变法1.原因(1)客观原因①政治上,春秋以来,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日渐强大,已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②经济上,铁器和牛耕

4、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③阶级关系上,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④各国国君相继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以图生存和争霸。(2)主观原因①秦国的落后,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19②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③商鞅的变法宣传及改革精神。(3)根本原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2.指导思想:法家理论。3.宗旨:富国强兵。4.措施(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什伍组织。(2)经济:。(3)政治: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什伍连坐制;轻罪重罚。(4)思想:,

5、加强思想文化统治。5.性质: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6.历史作用(1)积极作用①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军事力量。③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它不仅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和政治基础,而且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2)消极影响①轻罪重刑,轻视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②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③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对忠孝、诚信、仁义等伦理道德

6、的蔑视,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社会道德的支持。7.成功因素(1)顺应了变法的潮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2)法家思想的传播,商鞅对守旧势力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阻力。(3)秦孝公全力支持,绝对信任商鞅;变法措施执行坚决,改革措施全面彻底。(4)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5)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遵守。(6)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7)策略得当。商鞅制定了全盘计划,有步骤的推行其改革措施。8.启示(1)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商鞅变法正

7、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对整个生产关系进行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2)商鞅最终遭车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连坐,不得不说商鞅的结局是个历史的悲剧,由此可见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3)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向上的,然而在向上发展的道路中会有许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义无反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改革奠定了基础。(2)统治危机①经济: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由于鲜卑

8、族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卑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